扫码手机阅读

霸魏

作者:老周不庄 | 分类:历史 | 字数:110.3万

第60章 老与少

书名:霸魏 作者:老周不庄 字数:2249 更新时间:2025-01-23 02:02:01

桓范的悲观,让曹芳有些手足无措。

他不知道桓范的悲观是来自于智慧,还是来自于老人常见的愤世疾俗。

老年人——尤其是掌权的老年人——看不惯年轻人是亘古不变的通病,以前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但不可否认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往往是年轻人。等年轻人成了老年人,创新能力和勇气会明显下降,更倾向于守成。

具体到这个时代,桓范等人坚持的是汉代经学传统,而年轻人崇尚的则是带有玄学色彩的清谈。后世公认,正始年间正是玄学启蒙的关键节点,夏侯玄、何晏,以及后世更为知名的王弼就是正始名士的代表人物。

无一例外,这些正始名士都是年轻人。

在政治上,四十岁以下都是年轻人。

桓范七十出头,看不惯这些小他一辈的年轻人也很正常。

不过话又说回来,玄学的确不是什么正经的治国之学,清谈误国几乎是后世公认的评价,就算是再天真的读书人也不会否定这一点。

这还真是个麻烦事。

曹芳搓了搓手。“桓卿,你为朕讲讲先帝的故事吧。”

桓范欣然从命,抚着胡须笑道:“陛下想从哪儿听起呢?”

“凡事有本末,不如就从先帝被立为嗣君说起?”

桓范花白的眉毛一掀,露出一丝难色。“陛下,这件事说起来,可就有些复杂了。”

曹芳当然知道复杂,但这正是他想知道的内容。“无妨,朕有的是时间,桓卿可以慢慢说。如果搞不清楚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又如何能对症下药、因病施治呢。”

桓范沉吟了片刻,点点头。“那老臣就从建安末年文皇帝与陈思王争嗣说起。说起来,知道当年旧事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的也三缄其口,不肯多说。老臣不说,陛下也许永远不清楚真相。”

曹芳大喜。“有劳桓卿。”

——

远处军旗在望,钟会轻叩车轼,车夫勒住线缰绳,马车缓缓停下。

一个随从甲士快步跑了过来,勒住坐骑。“钟君,我去通报。”

钟会矜持地点点头,身体微微后仰。

甲士策马去了,其他甲士过来,请钟会下车,准备与镇南将军毋丘俭相见。钟会却坐在车上一动不动。甲士心中疑惑,却不敢多问。

陪钟会来的荀勖看在眼里,暗自发笑,挥了挥手,示意甲士不必紧张,站在一旁就是。他自己下了车,侍立一旁。

过了一会儿,毋丘俭带着两个亲卫,大步流星地赶了过来,匆匆走到车前,拱手行礼。

“钟君?”

钟会微微颌首。“颍川钟会,见过君侯。”

毋丘俭连忙再拜。“岂敢,岂敢。先父当年曾在太傅麾下为将,受益良多。俭待罪尚书时,也曾多次向太傅请益,无以为报。久闻钟君家学渊源,颇有太傅遗风,一直未能亲见。今日得见,幸甚幸甚。甲胄在身,不能全礼,还请钟君见谅。”

一旁的甲士如梦初醒,这才知道自己刚才请钟会下车错得有多离谱。

毋丘俭的父亲就是钟繇的故吏,毋丘俭的官再大,在钟会面前也要矮一级。

钟会爽朗的哈哈一笑,起身下车,与毋丘俭见礼。“君侯太客气了。会承先人余荫,蒙陛下不弃,奉诏来见君侯。还望君侯以国事为重,立刻率部赶往高平陵,以慰陛下。”

“喏。”毋丘俭躬身再拜。

钟会凑了过去,在毋丘俭耳边说道:“君侯救驾有功,三公已是囊中之物。”然后轻轻拍了拍毋丘俭的肩膀。“努力!”

毋丘俭大喜,向高平陵方向拜了拜,又向钟会拱手施礼。

“钟君大恩,没齿难忘,稍后必有重礼相谢。”

——

毋丘俭带着队伍,与钟会一起赶往高平陵。

他没有骑马,与钟会同车,并且坐在右边的位置。他本来是想给钟会驾车的,钟会却觉得太过招摇,坚持不准。

毋丘俭只好作罢。

一路上,他没问高平陵的情况,反倒请教起了名实、才性之类的问题。这些都是钟会最擅长的话题,钟会旁征博引,口若悬河,说得头头是道,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午时刚过,毋丘俭赶到了高平陵。

毋丘俭下车,部署将士。钟会则赶往享殿,向曹芳汇报。

曹芳正听桓范讲解文皇帝曹丕登基前后的事,看到钟会回来,便暂时打住了。问了一路的情况,随即命人召毋丘俭见驾。

在等待的时候,钟会提议,请郭太后、太傅司马懿、太尉蒋济等人一起来,以示郑重。

钟会话音未落,桓范便出声制止。

“陛下,臣以为不可。”

“为何?”曹芳有些不解。

“陛下既然决定与郭太后及大臣尽释前嫌,就不宜过于张扬,折辱太后及大臣,留下芥蒂。郭太后出自西平,当年西平叛乱,主持平叛的人就是镇南将军的父亲毋丘兴。此时让太后来见镇南将军,有故意之嫌。太傅当年奉诏征辽东,镇南将军也在太傅麾下听令。此刻相见,是向太傅示威吗?”

桓范摇摇头,不满地瞪了钟会一眼。“此等意气之举,非大臣宜为。”

钟会面带假笑,也不说话。

曹芳也有些为难。“士季,你觉得呢?”

钟会拱手说道:“大司农所言,自是持重之见,无可非议。只是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太后之所以敢于干政,大臣之所以愿奉太后诏书,正是欺陛下年少,威望不足,一如当年待先帝。镇南将军是先帝东宫旧臣,乃心为国,正是陛下可以信任的肱股,使太后与众臣知陛下不可欺也。”

桓范大怒。“大乱之后,人心不安,当以和为贵。若是步步紧逼,如何能安?”

钟会闭口不言。

曹芳想了想,摆摆手,打断了还想喝斥钟会的桓范。“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不过太后与大臣们都是明智之人,既知镇南将军至,岂能还有轻视之心。不必太过招摇,朕见见镇南将军就行了。士季,你去请镇南将军来吧。”

“唯。”钟会躬身领命,转身去了。

桓范一声叹息。“陛下,武皇帝有言,不可慕虚名而处实祸。与大臣相处,不可逞一时意气,时时当以隐忍为上。当年武皇帝不满荀彧阻挠,也只是暗示而已。文皇帝杀杨俊、鲍勋,固然一时痛快,却惹来多少麻烦?殷鉴在前,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