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萧总被娇宠了
作者:海角天涯部落 | 分类:现言 | 字数:32.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7章 下行思维
小个子男人的床挨着洛斌床,洛斌看一眼表,此时半夜12点,小个子男子正直直地瞪着他。
洛斌穿着拖鞋下地,走到小个子床边,伸手把他拎起来扔到地上,照着屁股接连踢了四五下,然后一只脚踩到他的后背上,使劲一用力。
“啊!啊!啊”小个子像猪一样嚎叫。
“有没有完了。”洛斌大声问道。
“我错啦!我错啦!”小个子在求饶。
我限你5分钟之内把水清理干净,不然就让你尝尝另一脚的力度。
“我去!我去!”小个子连连点头。
旁边三个床铺的人嘴角都在上扬。
“洛大侠你看一下可以吧?”
洛斌看一眼清理干净的地面和桌面,而且水杯也已倒满了水,安静地放到桌子中央。
如果还有下次,只会比这次下手要狠。
“不会了!不会了!”小个子急忙回答。
一场欺生事件就这样结束,其他三个人都觉得洛斌不是一个善茬。
洛斌接着上床睡觉,他还想续接他的梦境……
萧雨荷看了一本书后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书中的观点吸引了。
书中列举了两个场景。
一个场景是:一艘轮船撞到礁石后,老船长奋不顾身营救出船上所有乘客。
另一个场景:老船长凭借多年航行经验,驾驶轮船谨慎绕开了礁石,安全返航。
如果你站在观众的立场,你觉得哪一个惊险刺激,富有画面感,更有看点呢?
但是如果你是船上的乘客,你会怎么想呢?你是否宁愿旅途枯燥乏味也想平安到家。
生活中人们往往关注最多的是危难之中挺身而出的勇者,急救医生、抢险英雄等,他们的精神当然值得尊重。但是,那些能够免于团队陷入绝境的行为是不是更可贵呢?
记得前不久电视上报道的英雄的机长,凭借着自己过硬的应变能力将遇到突发事件的飞机稳稳降落地面,飞机上200多名乘客安全到家,200多个家庭得以保全。这位英雄的机长成功地避免了灾难的发生,他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智者。
前面提到的,萧雨荷、洛斌等人经常义务为实验小学做消防宣传演练,遇到那次大火后,全校师生无一人有伤亡事件也是一种智者行为。
善战者先创造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条件,而后寻找战机打败对手。保存实力,就会赢得交战的主动权,发现对方的弱点,就可以一举击破。
因此善战之人,要获得不被对方战胜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想着打败对手。
想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智者的思维是预防和避开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和风险。萧雨荷在对照思考近期自己的心理焦虑、窒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更想知道如何预防。
书中提到一个观点:提前设想自己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潜在的风险。
那么假设自己由于焦虑精神失常、由于窒息感的折磨跳楼身亡会是怎么样的场景呢?
前者生活不能自理,就算洛斌念在昔日情分能够照顾自己,那他的人生呢?他还能放手去做他喜爱的公安工作吗?如果英俊潇洒的人被自己的病情折磨得未老先衰。自己该是多么大的罪人啊。
“想想都后怕,不行,我一定要把自己情绪保护好,做一个正常人。”萧雨荷默默告诫自己。
她迫不及待地到书中寻找那要如何应对呢?
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焦虑,为什么会有这种窒息感?
心态,心的自然状态本应该是安定平和的,要练就泰山压顶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的本领。
做了一次假设,萧雨荷感觉到脊背发凉,她深呼吸,强迫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她把每日制定的学习任务减少一半,给自己留一些思考、休息的时间,每天早上坚持晨跑半小时增加活动量,
防患于未然,凡事不过于追求“极致”而忽略潜在的危机,保持一颗平常心,顺应自然规律。
假设事件时时提醒着萧雨荷,她继续寻找如何能做到不追究“极致”。
记得有一名人说过,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困难,都有一本书等着为你解答。
萧总又发挥她刻苦钻研的精神,到书中找寻答案。
“思维减法”这一概念跳入她的眼中。
赶紧查什么是思维减法?
书中举出一个案例。
假设你参加数学竞赛,前三名有奖励。
你发挥出色进入前三名,当然第一名最好,那么假设让你在第二名和第三名中选一个,你希望选哪一个呢?
萧雨荷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第二名。
心里学家研究则是第三名比第二名更高兴。
萧雨荷在想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给出一个称之为“反事实思维”的心理学概念。
前三名获奖者已成事实,第二和第三名都可能会有“反事实思维”。
第二名会想:真可惜,就差1分我就是第一名,这样想的结果容易使自己心生惋惜、锤头顿足情绪低落,甚至走向极端。
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家孩子很多年一直是学年第一名,偶然有一次,一个小男孩过了她。她考了个第二名,她家孩子却要揍人家。
第二名这种是“上行假设”思维。
而第三名会想,好悬啊!就多一分,我差点取不上名次。他这样一想心里就会很高兴,这个叫“下行假设”思维。
“下行假设”思维就是心里学讲的“减法思维”。
萧雨荷又试着做一次“减法思维”:假设自己是一个残疾人,没有双腿,每天从寝室走到教室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啊!而事实是自己有两条健全的腿,还可以每天跑步,这就是一种幸运。
假设自己没有遇到洛斌,还像上世一样,自己一个人生活30多年。然而事实是,重生后不仅遇到了洛斌,他还对自己这么好,而且刚刚向自己坦白心意。难道不应该感恩上苍给了自己一次重生的机会吗?
“思维减法”已改变了很多人的认知,学会扑捉生活中积极元素,从而以感恩的心体验人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