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半盏刚刚好

作者:全麦糖火烧 | 分类: | 字数:41.7万

第298章 第二普陀

书名:半盏刚刚好 作者:全麦糖火烧 字数:1149 更新时间:2025-02-13 02:03:38

欢喜与悲悯、痛苦与欢乐,善缘和劫难,分离与团聚,相生相伴,也相互依托。

宗教和信仰给予人们最根本的解脱与救赎方案,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极易伤感的灵魂和脆弱的内心世界。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似乎没有谁能逃脱宿命的安排。

所谓信仰即可得救,虔诚的信仰是解惑人生的良药。

有信仰的人生无论是乐观,还是悲观,都拥有一份难得的执着,甚至愿意用百倍的痛苦做代价去追求那万分之一的欢乐。

一个人,不一定总是执着于一种信仰,但却会为之潜心守望,保守自己心目中的那份执着和追求。

广场上,脸上写满沧桑的,是那手摇转经筒的老妇人。

都市来的背包客们眼光各异,有震撼,有疑惑,池麦的心却是静止的。

池麦的表情十分平静,因为在那湛蓝的天空之下,信仰和虔诚是唯一的答案。

圣城拉萨,这座永远沐浴在阳光下的神秘太阳城,用它独有的符号——

澄澈的空气、虔诚的信徒、得道的高僧、神奇的传说和宏伟辉煌的寺院们,构筑起永不磨灭的圣地形象。

因为,在此的每一个人,都是循着拉萨的呼唤而来。

池麦一直认为自己与拉萨的距离很远很远,——路途的漫长、海拔的悬殊、空气的稀薄,还有一种脱离城市人间烟火的遥不可及。

然而,当她终于打破这种距离,亲身站在布达拉宫面前时,才发现原来自己离拉萨,仍是是那么的遥远——

遥远得让她望而却步,原来那不是只是心理或地理上的距离,而是与家的距离。

人从出生那刻起,就一直在回家,也许有些人走到生命的尽头,也没找到家在哪。

这个家就是你愿意把后背交出的家,家里有满满的安全感,或许这就是表哥为什么总要“回拉萨”吧。

世界上只有一个太阳,这里的太阳却能燃烧掉人的欲望,把人变成火焰,去吞噬各个角落的黑暗。

站在布达拉宫前,池麦可以清楚地时空在无限延伸,似乎与天宇建立了某种神秘的链接。

池麦不禁感叹,当走进拉萨的怀抱,才知道她是一本多么厚重和有分量的书籍。

然而,拉萨给自己的扉页却只写了一行简单的字:“拉萨是个神秘的地方”。轻描淡写,却带给你无限遐想。

布达拉是普陀山、持舟山的意思,就是观音菩萨修行的地方。

在舟山的普陀,池麦曾经见过不少藏传佛教的红衣僧人,还有一位色达学院的堪布曾结缘给她一个金刚结和转经筒。

又是一个同宗同源的发现!

后弘时期,藏传佛教尊松赞干布为观世音的化身。

因为松赞干布曾居住在这里,所以红山上的宫殿,就被藏传佛教视作东海“普陀山”显化的第二个“普陀山”了。

布达拉宫一名就,也由此而来,规格也高了不少。

布达拉宫雄踞在红山之巅,又在佛教文化中有着最高身份,自然便成为信徒们虔诚向往的圣地。

他们在匍匐跪地,磕长头膜拜,既壮观又让人感动。

川藏线一路,可没少见到一步一叩着前来朝圣的信众,人群中或许就有那些人们的影子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