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盏刚刚好
作者:全麦糖火烧 | 分类: | 字数:41.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7章 红白花黄
池麦很奇怪,都是藏民,为什么这里的人们装束差异那么大。
老板听闻池麦的好奇,又得意地笑笑,简单明了地概括说,因为他们的信仰派系不同。
雅江虽小,五派俱全。这座最小县城,竟集齐了藏传佛教的黄白红黑花五个流派。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属于北传佛教的范畴。
首先说红教——宁玛派。
这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派系了,“宁玛”就是\"旧”的意思,吐蕃时期最为兴盛,主要宣扬旧密咒。
宁玛派,是最早传入西藏的密教派系,这派系的僧人戴红色僧帽,久而久之就被称为“红教”。
因为早期没有系统教义,也没有自己固定的寺院和僧人组织,他们对僧侣的要求也不是非常严格,甚至允许僧人娶妻生子。
不过,在五世达赖的支持下,红教尚能保存,也建了些有规模的寺院,多吉扎寺就是红教寺院的代表。
花教是萨迦派,得名于萨迦寺,“萨迦”是灰白色的土地。
萨迦寺的围墙涂有红白黑花色,象征三圣——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所以也就叫作了花教。
元朝是萨迦派的巅峰时刻,出过着名的“萨迦五祖”。
蒙古皇子——阔端,曾敬邀请其四祖——班智达参与历史上有名的凉州会谈,为元朝统一西藏立下了汗马功劳。
五祖——八思巴,被忽必烈奉为国师,管理西藏的政教事务。
池麦面露疑惑,竟然开始脑补八思巴是《神雕侠侣》里的金轮法王,当然也有可能是霍尊的那个胖师哥。
元末明初,萨迦内部矛盾激化,噶举派逐渐取代了它,因而萨迦派日渐衰落。
但是闻名的萨迦寺,至今仍是藏传佛教中藏书最为丰富的一座寺院。
白教——也就是噶举派,是藏传佛教里,支派最多的教派。有“四系八支”。
“噶举”简单理解就是口口相传。这个教派有很多印度教的印记,比如一直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
达波噶举在元明两朝,执掌西藏地方政权。格鲁派兴起后,噶举派奄奄一息,仅有四支系还保存着一些势力。
黄教,就是目前最普遍的格鲁派,也有“新噶当派”之称。
噶当,是比较早的藏传佛系流派。 主张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教道理。
格鲁派兴起后,昔日噶当的寺院,逐渐成了格鲁派的,噶当派逐渐销声匿迹。
“格鲁”指善规,格外强调戒律,要僧人以身作则,因为僧人戴黄色僧帽,故称其为黄教。
大家常听的宗喀巴大师就是格鲁派的祖师爷。主张止观配合,就是关注呼吸和身体内在的循环。
池麦想说这不就是冥想吗?可还是没开口。老板对她的欲言又止露出玩味的神情,继续补充:
活佛转世是格鲁派的重要传承,其中有四大活佛系统。除了大家普遍认知的达赖和班禅,还有章嘉和哲布尊丹巴。
满清时期大力扶持,格鲁派逐步扩大,成为西藏目前信徒最多、影响最广的流派。
安竹听得仔细,俨然一个好奇宝宝:刚讲了红、花、白、黄教,不是五大教派吗?噶当教不是几乎没了吗?算黑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