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红楼之庶子荣光

作者:沧海一只老橘猫 | 分类: | 字数:205.7万

第两百四十五章 保驾护航河山永固

书名:红楼之庶子荣光 作者:沧海一只老橘猫 字数:3997 更新时间:2025-02-02 02:02:48

第245章 保驾护航河山永固

此人当然是跟贾赦齐名的荒唐王爷忠顺。

忠顺笑容满面。

朝贾赦挤眉弄眼:“老三,怎样?”

“做兄弟的够意思吧?”

“免得你这好女婿被人榜下捉婿,我亲自出来看榜兼保驾护航!”

贾赦笑了笑不说话。

贾琮早是后槽牙磨得“嘎吱”响!

“七叔!”

“排王驾出来看榜当然可以,不过放什么烟花礼炮?”

“这广场里还有千百号人,万一受到惊吓,造成踩踏事件怎么办?”

忠顺在贾琮肩膀轻轻一拍,笑道:“臭小子,你当你七叔的侍卫扈从是纸糊的?”

“乱担心个啥?”

又看着戚有禄满眼是笑:“说到底还是母后跟三哥眼光好!”

“这才从西内出来几年,已是簇簇新的会元郎!”

“十天后殿试,七叔看好伱做状元郎,披红挂彩跨马游街!”

戚有禄笑道:“多谢七叔吉言。”

忠顺还待说话。

贾赦看着满地跪着乌泱泱的人群。

朝忠顺笑道:“好了,别杵在大街上,回府再说话。”

“小七也顺便去看看父皇。”

一行人上了王驾,全副仪仗朝宁荣街驶去。

此时专业报喜人,早已一个个上门报喜。

其他各世家勋贵,得到消息后,也纷纷派人贺喜。

迎春见来的人多了。

索性命小厮抬了一箩筐铜钱放在荣国府门口。

只要有人报喜,便满天满地撒铜钱。

荣国府前欢天喜地,喧闹非常。

贾琮推着戚有禄胳臂笑道:“姐夫哥,看二姐姐多关心你!”

戚有禄笑得见牙不见眼。

有人记挂,如何不喜?

贾赦却是看着门口撒铜钱的东院小厮,脸色微微一沉。

贾母连元宵的小戏班子都是一箩筐一箩筐发赏钱。

如今戚有禄中了会元,她却连半点表示都没有!

贾赦压住心中怒火,笑了笑。

“二丫头到底小气了些,来人,吩咐下去!”

“荣禧堂跟东院并大观园所有伺候下人仆役,丫鬟婆子,宫女太监!”

“全部赏一个月月钱!”

他就是这样故意恶心贾母。

整个荣国府东中西三路院子,加上大观园,他只放赏两路并园子。

偏生落下荣庆堂中的人一个不赏!

贾琮跟戚有禄听在耳内,都不说话。

忠顺问道:“又怎么了?”

贾赦笑道:“没什么,先去荣禧堂坐会。”

他不知道,贾母倒并不是有心落戚有禄面子。

而是被哭哭啼啼上门的贾政缠住了。

一时间腾不开手。

结果贾政还没走,贾赦却已经从武举发榜校场回来。

二话不说,伸手打脸!

荣庆堂内的下人仆役,丫鬟婆子,听见别处传来的欢呼声。

都觉得面上无光。

贾政抽抽泣泣地道:“母亲,如今革职都过了整月,部议还没出来……”

“会不会家产充公,配军流放……”

“母亲,叫大哥去帮着打听打听……”

贾母轻声道:“你大哥已经回府,自己去问吧……”

若不是这蠢货说话吞吞吐吐,缠夹不清。

她怎么可能又再一次得罪贾赦贾琮?

还加上那个新科会元戚有禄?

想起戚有禄刚刚来荣国府的时候,还穿着一身太监服饰。

这才几年,已是轻车都尉世职。

又中了武试会元。

以贾赦父子在皇室的地位,戚有禄这个武状元简直铁板钉钉!

这还是她不知道一旦戚有禄金榜题名,状元及第。

便是迎春封号静和,恩封郡主,懿旨赐婚的时候。

否则她更要郁闷不已。

大房越欣欣向荣,二房就越加寥落凋零。

连个五品芝麻官都保不住。

更显得她当初瞎了眼。

一念及此,贾母难免又沉沉叹了口气……

贾政哪里敢独自去见贾赦。

只跪在贾母膝前泗泪交流,说什么也挪窝……

贾母烦躁的不行。

只能亲自带着贾政去荣禧堂。

“起来,起来,擦了眼泪,跟母亲去荣禧堂!”

贾政这才起身,扶着贾母胳臂,朝荣禧堂走来。

贾赦等人刚准备进大观园。

便看见贾母贾政带着一群人丫鬟婆子走来。

贾母贾政第一眼就看见忠顺亲王。

连忙上前行礼。

忠顺随手将贾母扶起,笑了笑。

“老太君近来可好?”

却连眼角都没有扫连连磕头的贾政一眼。

贾母笑呵呵地道:“托王爷鸿福,老身身体尚好。”

贾赦看这样子,哪里还不知道是贾政这蠢货又作妖!

只得回荣禧堂坐下。

贾母朝戚有禄笑道:“还没恭喜禄儿高中会元,金榜题名指日可待。”

“祖母那边有几件不值钱的玩意儿,等会打发人给禄儿送去。”

“聊做贺礼。”

戚有禄被贾母这声“禄儿”叫得浑身鸡皮疙瘩暴起!

第两百四十五章 保驾护航河山永固

这辈子他都没被人这么称呼过!

半晌。

才拱手笑道:“多谢老太太吉言。”

忠顺自在上首坐了。

贾赦便问道:“老太太,有事?”

贾母指着贾政,轻声道:“你二弟交由部议的结果怎么还没下来?”

“或是降级留用,或是贬为庶民,或是流放……”

“这么不上不下可怎么好?”

“总要有个答案……”

贾赦冷冷笑道:“老太太不是知道了?”

“还要什么答案?”

“降级留用不可能,配军流放倒也不会,只是贬为庶民而已。”

“过两天部议就下来了。”

贾政颤抖着嘴唇,半晌才道:“多谢大哥指点……”

“王爷……”

“小民,小民告辞了……”

在他内心深处,自然是想降级留用。

如今已经没有半分希望。

贾政浑浑噩噩的走出荣禧堂。

这明晃晃春日暖阳映照下。

竟似天下之大,再无他容身之地。

贾母叹了口气,自回荣禧堂。

忠顺笑道:“看你那好兄弟的模样,他还指望着降级留用?”

贾赦不耐烦地道:“看见那假正经一天的好心情都没了!”

“走了!进园子去散散心!”

此时。

稻香村里杏花初开。

远远望去宛若喷火蒸霞一般。

永泰帝亲自带着小翠儿迎春惜春邢岫烟等人在稻香村里嬉戏。

贾赦微微一笑,难怪永泰帝来了大观园就不肯回宫。

御花园哪里有大观园景致好。

小翠儿眼尖,早早看见贾琮一行人。

带着清雨繁霜飞快跑来,笑嘻嘻地道:“给三伯请安,七叔请安!”

“恭喜有禄哥,恭喜二姐夫!”

迎春也上来给贾赦忠顺请安。

红着脸带了邢岫烟跟惜春回避出去。

戚有禄问道:“小翠儿,这几天可有骑小红马练箭?长了几力?”

贾琮捂着额头笑道:“小翠儿,你还在练骑射?”

小翠儿笑嘻嘻地道:“琮兄弟,你现在骑马肯定没我厉害!”

贾赦哈哈大笑:“果然是六弟的女儿!”

永泰帝见人都跑了,远远招手:“老三,快些过来!”

贾赦见永泰帝满手是泥。

连忙问道:“爹,你在做什么呢?”

永泰帝乐呵呵地道:“清雨繁霜教我种菜!”

“快看爹爹种的小葱好看不好看?”

贾赦等人看着那一畦碧绿的韭菜齐声赞道:“好!种得好!”

这群人里。

除了贾琮就没一个分得清小葱跟韭菜的。

包括贾赦在内。

贾琮笑道:“爷爷,这个是韭菜,这边的才是小葱。”

“清雨繁霜也不教清楚了!”

清雨繁霜笑道:“我们都说清楚了,老爷子记不住么!”

贾赦牵着永泰帝去井边打水洗手。

见井里水位渐低,微微愣了愣神。

连忙轻声问道:“琮儿,神京有多久没下雨了?”

贾琮想了想才道:“正月里下了几场雪,也下过雨。”

“二月里好像还没下雨……”

他也想起昨日说的山东旱情与或者要来的蝗灾。

贾赦轻轻应了声,便不言语。

陪着永泰帝种了回菜,又放了回风筝。

同去正殿用膳。

贾赦一直有些心思重重……

当夜。

贾琮终于收到顾添寿与十二律寄回来的信。

顾添寿不太识字,所以信是无射写来的。

寄信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福建。

正准备扬帆渡海。

无射要着重告诉他的是,船上装备有火炮,除了他们算是火枪手之外。

另外还有弓箭手。

甚至,连随行后船的长随伴当水手,看着都像行伍之人。

不但箭法精准,而且水性极佳,怕是水军出身……

贾琮仰头看着天际将残明月,默然出神。

自家那便宜老子安排在西山村子的屠庄头等人,明显是步卒。

或者在西山中的某些地方还隐藏着骑兵。

只是他没有见过而已。

如今出海又出现了水军……

自家便宜老子的这些人到底是哪里来的?

如果是天玺帝拨的天子私军,那当然没问题……

如果不是……

贾琮微微摇了摇头,没有再继续想。

他压根不知道。

此时贾赦就在勤政殿偏殿,跟天玺帝秉烛夜谈。

“当日派出去的人,跟琮儿的十二律已经到了福建。”

“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扬帆出海。”

天玺帝拿着暗卫通报,满面春风。

“三哥,你猜琮儿要是发现了你派出去的水手是正规水军。”

“他会怎么想?”

贾赦笑道:“还能怎么想,造你的反呗!”

天玺帝噗嗤一笑:“要不是出师无名,九边压力又大,还真想堂堂正正渡海一战!”

“既然琮儿有这个心,当然再好不过。”

贾赦道:“派出去的可都是暗中练出来的精锐,先检验检验也好。”

“到时候,回来朝堂上打嘴炮也是个证据。”

天玺帝顿了顿又问道:“六哥已经去了山东?”

贾赦道:“恩,那妖女从他手中逃了,他追过去的。”

“等琮儿殿试过了,我再去山东。”

想起今天大观园里下降的地下水位。

他有些忧心山东旱情。

天玺帝问道:“父皇要是找人怎么办?”

贾赦白了他一眼:“你那父皇在大观园住的乐不思蜀,别接回来就成!”

那天,他开始还真当天玺帝是脑子不在家。

后次回想起来,才明白是被这家伙装鹌鹑给坑了!

天玺帝小心翼翼地拉着贾赦问道:“三哥,还在生气?”

贾赦道:“谁跟你这家伙生气,没那个闲工夫!”

“到时候你照顾好母后,爹那边有小翠儿!”

天玺帝忽然眼眶一红:“三哥,多谢你……”

他被永泰帝森森压制这么多年,憋屈之极。

直到这几年,永泰帝糊涂昏聩,又有贾敬林如海徐碧江等人相继出山。

朝堂风气为之一清。

他才能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这一切,都是自己这个看似混不吝的三哥给他带来的!

贾赦轻轻拍他一下:“多大了,还掉马尿!”

“憋回去!”

说着,他自己也是眼眶微红。

当年那个血色元宵。

二哥临终之时,他曾经发过的誓言,许下的承诺。

过了这么多年,依然历历在目……

这万里沃土,必将河山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