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父皇求你了,快快登基吧

作者:开车去上幼儿园 | 分类: | 字数:17.2万

第49章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书名:大唐:父皇求你了,快快登基吧 作者:开车去上幼儿园 字数:2324 更新时间:2025-02-25 02:03:25

我李承乾前世读书就读书了二十多年。

现在到了这里,你们居然还要让我读书!

那我岂不是白到这里了?

我来这里,可是要摆烂当咸鱼的。

让我读书,你们想都不要想!!

读书……

读个屁!!

李承乾心里不停的吐槽。

然后眼睛就亮了起来。

对啊!!

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现在是什么时候?

大唐啊。

自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历朝历代,就以儒学为正统。

从隋朝开始,更是开始科举取士。

大唐立国,就继承了科举取士这个挑选人才的办法。

虽然说现在科举取士还没有达到顶峰,但是儒学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

相比于儒学,他李承乾现在说的这些,那完全可以算的是是歪理邪说。

既然是这样的话……

李承乾咂摸了一下嘴儿。

他们反对的,就是我要坚持的。

只有这样,我等名声才会败坏。

李二才会愤怒。

百官才会看我不顺眼。

如此一来,自己不当太子的机会,不就来了?

想到这里,李承乾一阵激动。

嘿嘿嘿。

李二啊李二,想让我去继续读书,你就不要做梦了。

甚是他李承乾还想到了一件更能让李二愤怒的事情。

那就是把国子监踩在脚下!

大唐国子监,是大唐的最高学府。

这里面的学生,都是大唐最为聪明的那群读书人。

还有不少各国的遣唐使也在国子监学习。

即使是皇子李泰和李治他们,也同样在国子监读书。

大唐国子监,可是说是读书人的圣地。

他李承乾把国子监踩在脚下,那就是在和天下的读书人作对。

这样李二的怒火,绝对能起来。

“父皇,那些迂腐之书,我才不读。

在我看来,教授我的那几个大儒,实在是太迂腐了。

甚至就是国子监,也都不算什么。”

“那些儒学典籍,能做什么?

是能打仗还是能让粮食增产?”

“不过就是教出来了一群书呆子而已。”

“于国于民,都没有一点儿好处!”

“不是我说啊,国子监的那群人……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大唐的国子监,甚至是大唐的科举取士制度,都有很大的弊端。

一个人才能的高低,仅仅凭借一纸文章,甚至是一首好诗就定型了。

这简直太儿戏了。

能写得好文章,就一定能治理好天下吗?”

“大唐需要的是真正的干事的官吏,而不是仅仅会写锦绣文章的文人。”

“就因为这个,有多少有真正才干的人才得不到重用?”

“而更多人,就因为会吟诗作对,居然就能身居高位。”

“长此以往,朝廷必将混乱不堪。

国事不顺,百官谄媚。”

“在这种情况下,大唐能支撑几年?”

李承乾说的义愤填膺。

说到激动地方,甚至挥动着双手。

脸上十分的悲痛。

李承乾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一直不停的朝着李二的方向瞄着。

等待着李二的反应。

在李承乾看来,自己都这么说了,李二说什么也会勃然大怒。

我这可是不仅把国子监给踩在脚下了啊。

我甚至还攻击大唐的科举制度。

还说大唐的文臣无能。

这基本上可以说是把天下的读书人还有朝廷的文臣,都给得罪了。

你李二难道还能不生气?

只要你一生气,那我的机会就来了。

到时候你把我一废黜,成为一个普通的王爷。

我就立刻离开长安,到我的封地去。

到时候,我就一辈子在我的封地混吃等死。

那日子……

简直不要太爽!!

来吧李二,让你的愤怒来的更猛烈些吧!!

长孙无忌和程知节他们,被李承乾的话给吓的脸色惨白。

他们实在不敢相信,身为大唐太子,李承乾居然如此激进。

连这些话都敢说。

这如果是别人说,现在坟头草都老高了。

可是眼前说话的是李承乾。

他们也只能听着。

心都要跳到嗓子眼儿了。

长孙无忌和程知节他们的第一感觉是,我们今天是造了什么孽啊。

为何要来东宫?

为何要听到太子殿下说这些?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真的很想现在就离开合理。

不得不说,太子殿下是真敢说啊。

这些制度,可都是陛下当年亲自向太上皇推荐的啊。

甚至不少都是陛下亲手实施的。

当年陛下在还掌管中书省的时候,就对科举制度大加赞赏。

并且把国子监给保留了下来。

结果到了太子殿下你这里,这些制度,都成了一坨屎……

你这分明就在打陛下的脸啊。

不仅长孙无忌和程知节他们蒙了,李泰和李治他们,也是一脸懵逼。

看着李承乾义愤填膺的样子,他们的脑子一片空白。

大哥!!

你怎么又说大唐要亡?

距离你上次说这个,才过去了几天?

你这是不是不说这些石破天惊之语,就感觉日子过得没意思啊!

你头也太铁了。

此时的李二,完全被李承乾的话给压制住了。

脑子根本就反应不过来。

李二的第一感觉是,大唐怎么又要亡了?

朕怎么又做错了?

这算怎么回事?

朕引以为傲的制度,难道都是错的?

上次是赋税,这次又是科举。

承乾,你父皇我在你眼里,感情屁都不算一个啊。

朕特么……

好像骂人啊!!

李二很想揪着李承乾的衣服领子问一问,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制度,怎么就错了?

怎么好好的,大唐就又要亡了?

感情朕不管做什么,在承乾你的眼里,都是错的呗?

整个东宫的气氛,一下子就不一样起来。

刚才还热烈的气氛,现在已经冰凉的窑凝固住了。

长孙无忌他们根本就不敢说话。

大气儿都不敢出。

生害怕被牵连。

他们都感觉的出来,李二的怒火,已经到了顶点了。

只要一个小火苗,立刻就会爆发出来。

这个时候出声,绝对不是什么好时机。

李二深吸了一口气。

脸色阴沉的说道:“承乾,你这话说的太绝对了。”

“你身为当朝太子,怎能如此无状?”

“大唐科举取士,并不是一无是处。

朕之所以要保留这个制度,是因为在前隋,这个制度就帮助朝廷挑选了大量的可用之才。”

“如果一无是处,难道天下人都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