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从讨好朱棣开始
作者:骞旭 | 分类: | 字数:40.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十五章 品茗
日暮时分,朱棣终于醒了,伸了个懒腰。
道衍本在假寐,听到动静也睁开了眼,打趣道:“陛下这一觉可还睡得安稳?”
“还不是因为你这山太高了,朕一时疲惫,这才睡着了,不过确实还得实在你这,朕才能安稳些。”
道衍嘴角噙着笑,摇了摇头,清洗了一下茶壶,又重新舀了几勺山泉水,开始煮了起来。
“山下如今可都乱成一团了,陛下倒是还有闲情到我这躲懒。”
朱棣摆摆手丝毫不在意。
“老二积怨已久,这次让他先闹着,倒是长了些脑子,让咱都有些刮目相看了。”
道衍淡笑道:“陛下又怎知是汉王的主意呢?”
朱棣眉头一挑:“哦~看来我在皇宫里呆的久了,还没你个老和尚看得清了,你有何见解?”
道衍捋了捋须不急不缓的说道:“依老衲看,朝中上下如今愿意帮助汉王,又有几分智谋的无非仅那一人罢了。”
“陛下您觉得呢?”
朱棣揉了揉眉心,吐出来一口浊气,幽幽道:“这个老东西,眼看着都半截身子入土了,还要出来闹腾,这主意打得不错。”
壶中的水已经煮沸,道衍从旁舀了一小勺茶叶丢了进去。
朱棣见状颇为不满
“你这老和尚,怎么越来越抠门了,就放这么一点够谁喝的?”
道衍嘴角微抽,理直气壮的回应道:“陛下,您恐是忘了,您下午来的时候老衲已经招待过您了,结果您倒好,一觉睡了两个时辰,平白浪费了我的茶。”
“要知道拢共也就那么二三两罢了。”
朱棣来了兴趣,调笑道:“这天底下能让你这老和尚都心疼的东西可不多,那朕今日倒要好好品品。”
不到半刻钟的功夫,道衍揭开了茶壶,将里面的茶叶舀了出来。
滚烫的茶汤倒入杯中,双手托着茶托递到朱棣面前。
“陛下,试试吧。”
朱棣凑到近前,拿手扇了扇,深吸了一口。
赞叹道:“果真茶香四溢。”
旋即将之端起,浅迎了一口,舌尖微甜,一股茶香慢慢从鼻端沁到咽喉,四肢百骸说不清的愉悦。
朱棣闭上眼,满脸的享受。
道衍微微一笑,说道:“陛下,觉得如何啊。”
朱棣睁开眸子,丝毫不吝赞美之词。
“这茶如兰在舌,沁人心脾,芬芳甘冽,清香宜人,着实不凡。”
“朕走时记得给朕多备些。”
道衍:“......”
朱棣见老友一副肉痛神色,大笑道:“你个老和尚,怎滴这般小气,大不了朕下次有什么好茶直接给你送来。”
随即又端起茶杯,多饮了几口,这才转回正题。
朱棣将前两日朱瞻埈所说全盘托出。
道衍眉头紧皱,看着朱棣的眼神也越发严肃,转动念珠的手也停了下来。
朱棣疑惑道:“你怎地这般眼神。”
“陛下,依老衲所见,知道太多未来事对您并无好处。”
“佛曰: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
生不生亦不可说,
不生不生亦不可说,
生亦不可说,
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
亦可得说。”
“陛下如今知未来事,欲改变未来,又怎知不会留下因果,从而导致别的事情发生。您有没有想过,若是您竭力改变了一切,但未来总有几百年的时间是您和二皇孙不知道的,您又如何去替子孙后代做选择呢?”
“陛下此举到底是为了给大明延续国祚,还是加速大明的毁灭,这一切都不可控。”
朱棣闻言大惊失色,追问道:“大师,那我爹将瞻埈送到我面前又有何意义?难道我就眼睁睁的知晓未来,却不能擅自改变未来?我华夏大地几千万儿郎只能继续遭受被肆意屠戮的结局吗?”
道衍摇了摇头,继续道:“高皇帝既以通过梦境让二皇孙知晓,那便是觉得这一切并非不能改变。”
朱棣更加疑惑。
“你这老东西都给我绕糊涂了,既然可以改变那为何偏偏不能让我知晓。”
道衍站起身,倚在围栏边上,俯览群山叠嶂,落日余晖。
淡淡道:“答案不已经出来了吗?”
“二皇孙既然出现在您的身边,那他身上自然背负着因果,这便是他的命。”
朱棣满脸苦涩,转头望向老友的背影失声道。
“你的意思是,我大明的未来只能由他把握,而我不得干预?”
道衍微微颔首
“可他只是一个九岁的孩童,如何撑得起这江山,如何担得住我大明几百年国祚。”朱棣质问道
道衍解释道:“陛下,老衲刚刚已经说过了,他身上既然背着因果,那大明的走向就只能由他来决定,未来自然也会如他所愿。”
“您只需切记,不要主动去问,该您知道的他自然会告诉您。”
朱棣垂目,看着手中的茶杯出神。
思考良久道:“他既为我孙儿,又以庶出的名分与我自小亲近,这何尝不是一种因果。”
“既如此,那朕便相信他,带给我大明的只有更加璀璨的未来。”
道衍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淡笑道:“那老衲就祝陛下心之所想,皆如所愿。”
“那便承你吉言了。”
天色渐晚,朱棣也只得告辞离去。
东宫
杨士奇等人心急如焚,来回踱步。
见朱胖胖进来了,躬身行礼后便急不可耐的说道:“太子殿下,今日民愤定是有人在外故意挑唆,此举意在针对东宫啊!”
朱胖胖看着几位平日气度不凡的臣子,如今急得抓耳挠腮,一时多了些恶趣味。
咬牙切齿的附和道:“此人真是用心险恶,可怜我儿不过九岁,便被当作争权夺利的工具。”
杨荣若有所思道“太子殿下,这背后怕是少不了汉王的影子。”
朱胖胖摆了摆手满脸严肃的说道:“现下最要紧的事,就是尽快的解决流民哗变的问题。其他的的先放放吧。”
众臣显然是早就各自商议过了,见朱胖胖发问。
杨荣出列道:“臣以为此事唯有二皇孙亲自出面解释,不然难平众怒。”
“可陛下今晨才刚刚下诏幽禁二皇孙,又如何肯轻易放他出去,此次哗变不过就是借此挑衅君威,倒真是进退两难。”
朱胖胖配合的点了点头。
旋即嘴角露出一抹笑容淡淡道:“那便就让瞻埈出面吧,什么勾结叛逆行刺陛下,这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有心人想要借此威逼陛下,迁怒我儿,那便让他们好好看看吧。”
“太子殿下糊涂啊,若是真如此行事,任凭二皇孙圣恩再隆厚,陛下龙颜大怒,明面上顺应民意不得不放了他,但心中定然对二皇孙心生芥蒂,产生厌恶,那对太子殿下您...”
朱胖胖摆摆手,丝毫不以为意,直接盖棺定论。
“哎。就这样吧,明日我便入宫请旨,允许瞻埈出城解释。”
杨士奇和杨荣对视一眼,心中大为疑惑,今日太子殿下为何行事如此不智?
杨士奇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殿下,此事是不是在斟酌斟酌?”
朱胖胖扫视了一圈众人,也不再隐瞒,淡笑道:“诸位不必担心,父皇之所以将瞻埈幽禁东宫,就是想看看此次到底有多少牛鬼蛇神跳出来搞事,父皇心中有数,至于勾结刺客之事那更是无稽之谈,所谓求情的一事,不过是有心人杜撰出来的,两具女尸还在诏狱停着呢。”
双杨和蹇义、夏元吉等人都面露疑惑之色,忙问道:“殿下,此言当真?”
朱胖胖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诸位若是有兴趣的话,不妨去诏狱停尸房看看。”
众人急忙摆手:“我等不感兴趣,太子殿下说笑了。”
随即都各自疏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了。
蹇义抱怨道:“太子殿下明明早就知道此事,还捉弄我等许久才肯告知实情,真是...童心未泯啊。”
此话一出,众人先是一愣,相视一眼纷纷大笑。
朱胖胖无奈的看着众人,挥手道:“没事赶紧回家吧,记得将戏做足一点。”
众人躬身一拜齐声道:“我等省得。”
南京城外,此时虽然是傍晚时分,却极为热闹,其中不仅有城外矿场的工人更是有数千流民此时正对着城墙大叫。
“二皇孙为我等流民辛苦操持,好不容易有此家园,不可能是帮凶。”
“二皇孙菩萨心肠,怎会行此等下作之事,必有冤屈。”
“皇帝平白诬蔑二皇孙,定是心中嫉妒,循私报复。”
“幽禁二皇孙,就是不想给我等活路,我们不服。”
“放了二皇孙!”
......等等这些,此类言论不一而足。
人群之中朱勇一行人聚在一起,小声讨论着。
“朱大哥,我们花钱找了一帮人在这里面给小殿下说好话,当真有用吗?”
朱勇显然也十分纠结回应道:“如今我们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撇过头看向徐安。
“老徐啊,你当时在场,怎么不拦着点小殿下,这怎么就落得一个刺杀陛下的罪名了?”
徐安苦笑:“当时刺杀陛下的可是天外楼的凤朝朝,还有一位蒙面女子,小殿下显然与那女子极为熟悉。”
“那剑朝陛下刺去的时候直接就挡在了陛下身前,后来忠义卫出现,将她们拿下的时候小殿下神情倔强,悲痛不已,将刀都架在脖子上了,都求着陛下放过她们,那女子显然也对小殿下用情至深,泪流不止,但当时陛下雷霆震怒,我吓得都快尿了,哪还敢插嘴半句啊。”
朱勇瞧着徐安那副模样极为不屑:“瞧你那副样子,这么点场面就给你吓到了,小殿下以真心待我们,你在关键时刻却如此畏畏缩缩,真不爷们。”
张軏也极为认同附和道:“小殿下还真是我辈楷模,才九岁便让姑娘对他死心塌地,我不如也。”
郑熙插嘴道:“我倒是觉得这是小殿下独有的魅力,就仿若我等,虽然小殿下年纪尚小,但却令我们所有人心悦诚服,那女子这般属实正常。”
一帮勋贵子弟齐刷刷的点了点头。
旋即看向这潮水般人群,担忧不已。
城墙之上,朱高煦一行人正俯视着这帮流民。
嘴角止不住的得意。
朱桓奉承道:“王爷还是一鸣惊人,智计无双啊,此计绝妙也,东宫那边已经传来消息,太子一行人在书房商议了一天,毫无对策,那帮太子党出来的时候,个个愁眉苦脸,面带忧色,明日早朝,太子殿下怕是会成为众矢之的,不好下台了。”
朱高煦喜形于色,十分谦虚的说道:“有此结果,全奈胡首辅鼎力相助。我不过是出了点小力气罢了,不敢居功。”
旋即又看向朱高燧,拍着他的肩真挚的说道:“好兄弟,对亏有你,若非你教我如何去做,那胡广定不会如此轻易屈从。”
朱高燧浑身一颤,若无其事的将二哥的手挪开,谄笑道:“我不过是恰好知道胡广此人的一点爱好,随便提了一点小意见,还是兄长尺度把握的好,这才将胡首辅也拉了过来。”
其余众人也纷纷开口恭维。
朱高煦一时有些飘飘然,仿佛已经看到了太子下马,他坐上皇位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