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我是孙少平
作者:签歌茗 | 分类: | 字数:69.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三十章 热闹
第228章 热闹
年后,孙少平去了省城,省城制片厂文联这边。
有个香江人在省城花了巨资买了套楼房,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回来。
孙少平到这边来,是想看看制片厂,他到时候有需要拍电影。
一些人都到来香江人的家里来。这个香江人给制片厂有投资。
“那么多朋友过来,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说。”
“说来听听。”
“最近,我得了几件宝贝,邀请你们来看看。”香江人都喜欢文玩。
省城是古都,有不好好东西,他来省城后还真得到不少好东西。
在前些天的时候,接触到了几个人,花了大价钱买回来了十多件宝贝。
听到他的话,孙少平有些兴趣,他也喜欢收藏古董文物。
“东西呢。”
“就知道你们等不及了,跟我来吧。”
他把人领上了二楼,用钥匙打开了一间密室,密室也有几十个平方,摆了几排柜子,柜子上放了十几个精致的盒子,里面都躺着一件东西。
“怎么样,收藏的宝贝不赖吧。”
孙少平看了看这些东西,好家伙,全是赝品,看上去很华丽,但都是假东西。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些玩意都特别的眼熟。
“沈先生,这些东西你都是在哪儿淘来的?”
孙少平有些语塞,他也不好意思直接说那是赝品吧,真这么干,他得气出个好歹来。
孙少平凑近了点看了看,发现其中几件竟然还夹带了些泥土,像是刚从地里刨出来的一样,觉得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就是自己年前遇到的那批货,真家伙自己全部买走了,剩下的都是假玩意。孙少平在心里想着。这些人做戏做的挺全的,那些个玩意都做旧了,难怪像他这样半桶水的人会信以为真。
“怎么样,大家不点评点评。”他对他这些杰作很满意。
“这些东西买上沈先生花了多少钱?”
孙少平好奇的问道,希望他别被坑的太惨。
“二十万块,能得到这些宝贝值了。吴厂长,伱有没有喜欢的,我可以转让一件给你。”
香江大老板非常的开心。
“您自个留着吧,我可没钱买这些玩意儿。我眼拙,这些东西不怎么能看明白,你还是找个专家鉴定一下子。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年头骗子也还是很多的。”省城制片厂厂长委婉的说道。
过来了好些个人,都是文艺界的。
他有些生气厂长说出来的话。“你说什么?这些可都是真家伙,你认为我会打眼?”
心里还有些疑惑,万一真的是假的。
当天晚上,他是一天都没睡着,翻来覆去,想着刚刚厂长说的话,那些人会是骗子。
第二天,精神状态不大好。从房间里挑了两个瓶子打包好,装车带走,去了一个收藏专家那儿。
张专家最近半年的时间名声突起,特别是在收藏界。
“他她他,怎么今天来了咱寒舍。”他有钱,张专家对他这种港商还算尊敬。
“张兄,我带了两件宝贝,想请您掌掌眼。”
听到这话张专家来了兴趣,他这一生挚爱古董爱收藏。
他把那两个包装精致的盒子拆开来,把瓶子拿了出来。然后一脸期待的看着张专家。
“张兄,请。”
张专家走近点,仔细瞧了瞧,又摸了下瓶子,没几分钟就说了两个字,“假的。”
“什么!您说这是假的?两件都是假的?”他不愿意相信。
“都是假的。”张专家不假思索无情的说着。
“张先生有什么凭证吗?”
“你看这瓶底的落款,正德年间的印,落款的位置都不对。摸着也不够圆滑,还有种磨砂感,假的。”张专家一连说了三遍假的。
他懵了,然后想到自己家里还有十多件玩意儿,该不会全是假的吧。
“张先生,今天不叨扰了,我有点事需要回家一趟,改日再来拜访。”
他赶紧回了家,去二楼打开房门,看着货架上的那些瓶罐器具,有些悲从中来。
“不可能全是假的,一定有真玩意的,只要这些货中有几件是真的,我就不亏。”
不进黄河心不死,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打包好去了省城博物馆一个非常知名的古玩鉴定中心,找了好几个专家过来看。无一例外都回复他说东西是假的。
省城收藏界的权威都说是假的了,他无力辩驳。
回到了家拨通了他助手的电话,“喂,小李,咱们在香江是不是还有些渠道,你安排人来一趟,把我家里的几件东西通过咱们以前的渠道看能不能兜售出去。”
“好的,老板。”
他他知道,内陆人现在有钱的少,真要找下家,还得是香江甚至是欧洲美洲那边才行。
他得做多手准备,“喂,老王。”
“您不是去京城发展了吗,怎么突然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老王是他以前在香江的生意伙伴,生意人嘛,都只是点头之交,利益关系。
第二百三十章 热闹
“老王,你知道的,我现在在长安,长安的好玩意儿很多,这不,我刚刚得到了好些件。你看看有兴趣没,我可以匀你两件。”
对症下药,他知道这个老王对那些文玩什么的很感兴趣。商人一有钱就喜欢搞这些个文雅的东西。
“你说真的,那必须得给我留一件,价钱什么的可别要的太高了。”老王还真好这一口,还记得香江有场拍卖会,有幅画他特别喜欢,但是竟然拍出了一百多万的价钱,他只能忍痛割爱了。
“放心,老王,咱们什么关系,我一定以多少钱收回来的成本再转给你。”
他骗起人来脸不红心不跳的,不愧纵横商场几十年的老手。心理抗压能力特别强,亏了二十万,一天的功夫就想好了解决措施,找好了下家。
忽然他他想起来了别的人来,美利坚的一个合作的人。
“喂,关先生吗?您好。”
“是我,您是沈老先生?”
“哟,听出我的声音来了,是这样,您这不是马上要去美利坚了吗,改天我到香江咱们小聚一下为您践行。”
“沈先生的饭局,关某一定过来赴约。”
“谁打电话呢?”
“在长安的沈先生,咱们以前见过一面,如今人家在长安做生意了,说是长安首富应该也不为过。”
“沈先生应当不会无缘无故就邀请咱们,应该是有些事跟咱们说。”
“那我们得去看看啊。”
沈老板,当即定了回香江的票。
几天后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了香江他自己的酒楼。
“沈老先生,生意兴隆,您开的这酒楼我是老早就想过来吃一顿了。”
“关先生,关夫人,坐。”他热情的招待着他们两个,然后上了一桌子硬菜。
“关先生,听说您马上就要回美利坚了?”
“是的,沈先生,我准备着可能下个月的样子就要离开。今天怕不仅仅是吃饭那么简单吧,沈先生是不是还有些什么事想说。”
“是这样的,近期我得了一批古董,全是好玩意儿。我知道关先生也是热衷于古玩的行家,想问问您是不是有这个想法。”
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媳妇就抢着说道,“沈老先生,这你必须得给咱们留一件啊,您不知道,我们在美利坚的朋友,特别就想要上一件中国古董。”
“那可真是巧了。”他还是把那两个瓶子再次又拿了出来。“二位掌掌眼,明朝正德年间的官窑。”
他媳妇感谢地说着,“沈老先生,这可太谢谢您了,您解决了咱们的燃眉之急。就是不知道这两瓶子您打算卖多少钱?”
“两件共八万。”他报了一个数字。
“还能再便宜些吗?八万块钱一时之间我们也拿不出来。”
八万还低,他看来是高估了对方的实力,“这样,七万五,我收来的就是这个价,一分钱都不挣你们的,完全按咱们的友情成本价出,怎么样?”他做出了一副不舍肉痛的表情。
“好,成交,就七万五。”
听到小关爸同意,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这不亏损出去的二十万,这就回来了差不多小半。
事谈妥了,三人继续推杯换盏,有说有笑。
“沈老先生,您看能不能再让给我们两件,是这样的,我美利坚的朋友是真的喜欢这些东西。我们得帮他带,就是主要这价格能不能再低一点。”
“价格好商量,交个朋友嘛。”
“这话说的,沈爷,来干一个。”
“这样吧,晚上,关先生你来我家,看上哪件挑走就行了。”
他没想到潜力这么大,要了四件,这不直接就消化掉了他四分之一的赝品吗,如此一来亏损就少了许多。能挽回点是一点。
他也不怕被他们知道了这些是假玩意,这一行就是这样,出了门钱货两清。自己也从来就没说过这是真玩意。目前法律上现在对这一方面还不够完善,可以钻钻空子。大不了最后和他们撕破脸皮不就行了。为了十几万得罪一个不怎么相干的人还是值得的。
到了晚上八点,他们上了门来,他招待的更热情了。
“关先生。”
“沈老先生,我们要的东西呢?”
“在这儿,二位可以随便挑。”
十好几件东西整齐的摆放着。
他挑了三个小件,容易带走的赝品。
“沈老先生,我就要这三件了。”
“得,这三件我就算您十万块。”
他这次过来带了不少钱,痛痛快快地给了他十万块钱。
又拿了三件,这对他来讲差不多是意外之喜。
“沈老先生,真是不好意思,要了您五件藏品。”
他知道这个姓沈的他也喜欢收集古玩。
“关先生客气了。”他这时心头狂喜,正发愁着这些东西不知道该往哪儿送呢。这下好了,十多件货,一下子就出去了近一半,就是卖的价钱有些低了。
厂长家。
“沈先生被骗了,东西全都是假的。这不,沈老人都不见了,听说回去了香江。”
为了买那些玩意儿可花了不少的钱。
“全是假的?会不会看错眼了吧。”
有些不相信,沈先生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上这么一大当。确实也聪明,知道赶紧找下家。就是影响信誉。
“我不会看错的,那些东西的制作方式差不多,应该是出自同一人之手,手法一样应该是出自同一个作坊。他他花了多少钱。”
“二十万。”
“二十万!”
被这个数字整懵了,制片厂员工的月薪才一百,一年也才一千多,百万这个数字想都不敢想。
“这破玩意儿古董真能卖这么多钱,可也得有人买才行啊。”他疑惑了,一件东西卖几万块钱颠覆了他的世界观。
忽然他想到在去年的时候自己卖给了一个老头的一个瓷器,卖了二十五块钱。当时候他还在骂老头是个大傻冒呢,花二十五块钱买了一破铜烂铁。该不会这个瓷器也能卖上万块钱吧。他越想越不对,肯定是个好东西,不然以老头那个奸滑的性子不会追着这个瓷器不放。
他这么想着,心里面滋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他被人的假古董骗了二十万,我是不是也可以弄些假古董出来去弄钱。”
他越想越可行,他现在的工资月薪100,一眼就能忘到头,不整点副业,怎么样才能发财。
制片厂的一个员工心里琢磨了很多。
几天后,沈先生又回到了长安来。
“那些东西呢?”
他老婆在楼上看了一圈,发现他买来的十多件古董都已经不见了。
“我找人处理了,大多运去了香江。”
“你能这么做,这都是假东西,既然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怎么还能再卖给别人,不能做这么昧良心的事。”商人逐利没错,可也不能没有原则的去追逐利益吧。
“可人家坑了咱们。我们就当不知道这是赝品,卖了出去。”
“这伤天害理的事咱可不能做啊。”
“妇道人家知道什么,我们是不缺这二十万,但是平白的亏了心里不得劲。”
这个沈先生的家底很厚。
差不多有着接近千万。
他的眼光比较好,六十年代年前的时候去了香江。
打拼了近二十年,挣下了很大的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