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我是孙少平
作者:签歌茗 | 分类: | 字数:69.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二十章 评论
第218章 评论
挺有钱的,能开出这么高的价。
孙少平倒不是很在意。
拍卖会都卖出了这么多的钱。
没必要卖方子。
并且这个方子用不是空间中的药的话还不知道能不能有效果。
当即就拒绝了。
一千万都被拒绝了,老板还有些生气。
孙少平再次回了丽的公司。
没有怎么管事。
在香江这边待了很久。
香江配电影的效率很快。
本来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的。
现在马上开拍。
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就拍了个七七八八。
孙少平签的合约是能拿票房的一成利。
不多,估摸着就那么个几十万,没有自己买药赚的钱多。
想着尽量的多赚上一点。
上映前先去打下广告。
孙少平想要让电影的成绩能尽量的好一点。
去了一家广告公司。
“你们这儿可以复印吗?帮我把这篇文章印上一万份。”
即便是香江,这也算是个不小的单了。
交了一半的订金,说好了两个小时后来取货。
然后去街上找了十个报童,许了高价,一人五十块钱,任务就是每人要把一千份传单发出去。
在这时候,人们对传单不抗拒,路上发传单的还比较少,传单不要钱,发完一千份还是很简单的。
双管齐下,孙少平去了明报企业公司。
这时的明报在香江是很有影响力的,特别是受那些知识分子的喜爱。明报的日销量差不多有四五万。
“先生,您是想要投稿吗?”
孙少平的打扮还不错,所以明报的工作人员以为孙少平是写了文章来投稿的。
“我想在贵报上发表一篇文章。”
工作人员把孙少平的那张稿纸拿了过来看看,“先生,这恐怕不行,这篇文章带有明显的广告宣传,肯定是会拒稿的。”
孙少平说道,“我就是来发广告的,看看买下你们明报这一块的头版大概需要多少钱?”
“五万块,能刊登两天。”
孙少平想了下,五万块,这个电影要是上映了,自己能赚到多少钱,赔本赚吆喝就不好了。
选了个侧一点的,但也足够显眼,“那这块呢?”
工作人员看了看孙少平,“三万块钱,也是两天时间。”
“好,就它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为了电影票房,孙少平先耗费巨资做宣传。
“办报可真赚钱。”明报赚钱的很,现在光一年的广告费怕就有上千万。
明报的受众也是最多的。
当天,孙少平就把万份传单均分发给了十个报童。
报酬不低,报童们的工作热情很高,沿街开始分发起来。
当天晚上,明报工作人员开始刊印第二天将要发行的报纸。照着往常的规格印了四万份。
各类报刊,在香江明报应当是最受欢迎的。
地铁站。
人流量特多,多是去赶着上班的。
“来份报纸。”
报童把报纸给了他。
坐地铁时间长的话可能要个把小时,很多人都会在车上看看报打发时间。
“这是什么?”刚刚买了报纸的那个男人发现报纸中还夹带了一张纸片。
“赤柱监狱的救赎?”把报纸放到了一旁,先阅读起来那张纸。
车上很多人都拿了份报纸还有那张一样的传单。
许多人开始谈论起这部电影来,用传单宣传电影这还很少见。
不止地铁上,商店,墙上,电线杆,到处都贴上了这种传单。
两天时间,效果非常的好,不少人都知道了几天后这部电影就会上映。
丽的公司的都没想到孙少平竟然提前做了宣传。
孙少平也是为了成绩更好一点。
五天后,赤柱监狱的救赎正式上映。好像排片不怎么好,毕竟主演都是一个纯新人,又年轻,听说还是一个歌手来着。
影院售票处。
“麻烦买两张电影票,赤柱监狱的救赎。”
“不好意思,这场电影已经满座了,抱歉,您再上别家影院看看。”
影院的工作人员摸不清楚状况,没有什么大牌明星的影片,那个影票怎么这么快就售罄了呢。
这两个没买到票的观众只好又换了家影院。暗骂一声,“晦气。”
取得这种效果的重要原因就是孙少平的营销手段大获成功。今天有着许多想看的连票都没买上。
影院的工作人员不约而和的把这个情况反馈给了他们的老板。
老板也不太清楚原因,当员工把今天明报这一期的报纸拿过来看后就全都明白了。
“好气魄,敢这么的去进行宣传。这么砸钱就不怕全赔了么。”他们都知道明报的广告费算得上是个天价。
院线老板赶紧作出调整。
“今天晚上把这个赤柱监狱的救赎再加映一场。”
“可是老板,都排满了啊。”
“不会把今天卖出去票最少的那部影片给撤换下来。”
商人重利益,既然电影有搞头,他们自然会大力扶持。
第二百二十章 评论
老板吩咐,员工照做,开始整理数据对比,把表现最差的那部电影给撤了。赤柱监狱的救赎填补了上去。
孙少平去了影院买票,想看下影院观众看完后的感受。却没想到,票已经卖光了,郁闷了一下。
准备离开时。
“先生,我们影院晚上七点的时候加映了一场,还有票,您要来一张吗。”
“给我一张。”孙少平给了售票员十块钱。
接近晚上七点的时候,孙少平进了影院,发现上座率不错。孙少平看到这场景,就知道自己花的那些个广告费还是很值的。
影片开幕,很平淡。
看了好一会儿还是觉着没意思。
和现在香江快节奏的风格不太一样。
都感觉被骗了。还想着要退电影票的钱。
退钱,影院肯定是不会同意的,为了票钱,只能继续看下去。看到一半就真香了,感觉是部好电影值回了票价。
电影放映完,仍旧回味无穷,刚开始喊着要退票钱的兄弟成了忠实粉丝,“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一部电影。”
香江是个不夜城,孙少平去联系到了几位香江知名影评人。
“您好,今天上映的赤柱监狱的救赎,想请您为电影写一篇影评,我会给您报酬。”趁着热度在,孙少平要使尽手段把所有的宣传工作做好。第一个能多赚点钱,同时也想着看看这个电影的成绩能有多大。
“对不起,先生,我是个有职业操守的人,断不会为了钱财放弃原则去写一些虚假的影评,我要对香江观众负责。”这个影评人非常爱惜羽毛,不愿作虚假文章。
“您误会我的意思了,你可以去看完这部片子,然后给出自己实际的感受就行。不会让伱去虚假宣传这部影片。我再给您三千块钱的报酬。”
这一晚上,孙少平约见了好几个个知名影评人,其中三个都是要等第二天看完片子后,再出影评。
而另外几个个呢,在孙少平给了钱后直接就用了他提供的文章。
“主角,知识渊博,思维广阔。作为一个银行家自然是精通数字的,这从他为监狱中的领导们办事都能看出。在典狱长查房时,他能熟练地说出圣经章节的页数,从书名及作者就能分出书的种类可见其知识之渊博。他精通很多领域的东西,包括地质学,文学,音乐等。他播放意大利古典歌曲,他提到莫扎克可看出品味之高。他如果不精通地质学,就不会了解监狱墙体结构的脆弱,也不会有后来越狱的壮举。当然,这些与他为典狱长洗钱来比都不算什么。他利用制度的漏洞凭空捏造出一个人来,这需要对香江的各方面包括税法,保险等都十分地了解。”
“聪明至极,讳莫如深。为典狱长洗钱而丝毫不影响自己和典狱长,这是何等的聪慧。其实从刻名字开始就了解了监狱墙体的脆弱,他一直在默默地挖墙,挖了十五年。十五年来可以说他跟旁边的人已经非常熟悉了,即使如此他挖墙的秘密都未透漏过一丝一毫。就在他要越狱的白天,他也未曾对朋友说起。他之所以要海报是因为他想遮住那个被挖的地方。可是他有怎么敢保证他一直住在那间囚室呢?这也正是他一直为监狱的领导们做事的原因,这样可以拥有一些自由。”
影评其实是已经剧透了,但是这种剧透应该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来看电影。
第二天,另外几个影评人都去观看了电影,或许是孙少平的三千块钱起到了作用,几个影评人都对这部片子赞不绝口,其中有个写道,“这是香江影史最震撼的一部影片。”
随着两天的口碑发酵,看过的人纷纷向他们认识的朋友推荐这部片子。
特别是香港的几个大学,谈论这部片子的学生比较多。
“赤柱监狱的救赎的票卖的情况怎么样?”院线老板问道。
“老板,目前咱们影院每天都有放映三场,票卖的很好。”
丽的电视台是个大公司,但是这部骗子的演员不太行。
电影是很需要演员和导演的。
演员导演不行,剧本再好可能都没用。
但最重要的还是剧本。
“明天开始再加映两场,其他那些卖座不好的片子就提前撤了吧。”院线老板对这个片子期待很高,又给他增加排片率,觉得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他也听到了最近这个片子的口碑,相当的好。
“不简单啊,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段为影片宣传造势,再加上影片本身的质量就属上等,有现在的情况就能在意料之中了。”
差不多半个多月后。
票房刚好到了千万。
扣除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分到孙少平手上还有六十万。
这个片子让丽的公司名声又大了点。
拍摄成本并不大。
没有什么太大的场面。
加上卖药的三百多万。
现在自个的手上就是有着四百万了。
这么多的钱,计划着这笔钱该怎么用,一定要用掉,不然就贬值了。
买房子,目前京城的一套四合院价值大概一到三万元之间,必须要买上个几十套。不然再过个二十年,一套都得上亿了。
接近两个月的时间,电影下映了。是时候回京城,刚好一个暑假的时间。收拾行装,准备明天就订票出发回去。
下了飞机,去了学校报道。
准备在京城多买上一些房子,开始打听。
学校外边一个卖油条的大姐。
“大姐,听你说你们那儿乡下有位大爷要卖房子?”
“对的,刘大爷。准备卖掉房子。”
“大姐,你把刘大爷的地址留给我一下,我想买。”
“你有钱吗,刘大爷那房子虽然说是乡下的,可也差不多要上万块。”
万把块钱,以孙少平现在的资产完全不在意。
把地址要了下来。
继续去打听。
孙少平:“你帮我打听打听这京城中,有没有谁要卖房子的,我最近想购置一些房子。”
同学:“要什么样子的房子,我帮你留意下。”
“没有要求,只要是房子我都要。”
“我认识一地主,姓杨,人家有一大院子。说到这姓杨的可有点本事,当年闹得轰轰烈烈的时候,他竟然都没事。现在说是要去国外,院子就闲置掉了想卖掉。可能是去国外要钱,人家想卖掉这院子。地主家的院子恐怕价钱不菲啊。”
孙少平心动了,自己手上还有这么多钱呢,啥大院子他都能吃的下来。
“行,就他了,你把杨地主的地址给我,改天我就去找他聊聊。”
“少平,你前段时间去哪了。”
“去了下香江,处理点私事。”
听到香江两个字,他有些心驰神往。知道现在的香江发展的比京城还好。
孙少平则是一直在打听房源的消息。
手头上的钱早些花出去,在京城多买上一些房子就是最好的投资方式。
不止是京城的,到时候还有上海滩,鹏城,这些个地方的房子都买上一些。
几天下来,孙少平就通过各种渠道探听到了好几处房源。
只要是房子,孙少平就不挑,全都要。
现在的三百多万很值钱。
越往后就越不值钱了。
想了好一会儿,还是觉着买房卖地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