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我是孙少平
作者:签歌茗 | 分类: | 字数:69.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一十章 卡住了
第209章 卡住了
海民妻子这思想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只不过,这种意识和中国农村传统的道德观念向来都是相反的。
海民倒不全像他妻子这样看事情。他也知道自己活得确实有些自私。同时也为父亲穷光景而难受和痛苦,他终究是双水村的。但他畏惧老婆。他不敢公开帮助老人,只是偷着给他们塞几个零用钱,这点钱还是他精明的妻子因偶然的疏忽漏算了的收入。
不过,海民越来越难以忍受村民们对他吝啬的攻击了。归根结底,他要在双水村这个世界里生活啊,如果这个环境中的人都对他有了看法,就是赚了钱也活得不畅快。
于是,他一直在盘算着想做点什么事,以改变一下众人对他夫妻俩的不良印象。
当然,重新改变对老人们的态度,让他们入伙养鱼,这根本不可能,老婆会和他闹个头破血流。
因为海民急迫地想尽快改变旁人对他们的指责,急中生智,突然灵机一动想。能不能给村里每家人白送一两条鱼,让大家尝尝。
这也许是个好主意。村里人大都没有吃过鱼,他田海民白送着让大伙吃个稀罕,也许多少能堵一些众人的嘴巴。虽然损失一二百斤鱼怪心疼的,但这牵扯他们的名声问题,还是值得的。
晚上睡觉,便把这主意提出来和她商量。
他老婆一听心里就很不痛快。
田海民又立刻加添了许多甜言蜜语说服她。还是答应了。
银花认定丈夫给村里人献这殷勤实在是愚蠢透顶。不过,这是一个硬正女人,答应了的事绝不会再反目不认账。因为丈夫鬼迷心窍,对此事这样执拗,她就得依他。她厉害,但在丈夫那里也有底线。
就加雇一两个人做事能少多少钱?连自己的父亲或者公公都不赡养,没有关爱,连做人的资本都没有了。有钱之后还不孝敬,没有逻辑道理。人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要是哪一天田海民和他媳妇有困难了,估计到时候没人会帮助他们。怕是一个人都没有。倒那时候他们才会真正后悔。可是也晚了。
“听说了没,海民要请咱们吃鱼。”
每一户都给上两条鱼。
双水村绝大部分人的确没吃过这东西,因此都有点莫名的激动。
“俗话说山珍海味,这就是海味。过去贵人们吃的就是这东西!”
和海民夫妇关系较好的几家人,手里提着送饭罐,先到了他们的鱼池边。海民和银花就把刚捞出来的鲜鱼,分别给他们的饭罐里放了几条。这些人就兴致勃勃地回去了。
紧接着,许多人家也都拥到了鱼池边,今天海民夫妇对人特别仁义友好,满脸堆着笑,不论谁家来,都一视同仁,分别赠送鲤鱼几条。当然,也有些人家没来。没来要鱼的人大都是因为不敢吃这面目狰狞的怪物。至于海民的父亲没有来,他不稀罕吃这些。
孙家也在海民这儿拿了两条鱼回去。
这一天,双水村大部分人家都拿了鱼。
要过年了,每户多了两条鱼,一百多户人家,田海民拿出去了两三百条鱼。
这个村的大部分人谁也没吃过这玩意。听说这是富贵人吃的东西,每个人都想享享口福。
虽然有条东拉河,但是河里并没有鱼,最多很小一只的那种,长不大。
黄土地。
天不下雨就干了。水质太差,很难存活。
怎么做熟又难倒了很多人。
大多数人没有吃过。
有的女人对这怪东西不敢动刀,让胆大的男人动手。
每家人的吃法,都不太相同。那真是五花八门:有蒸的,有煮的,有炒的,有炸的,有红烧的,还有些甚至鱼鳞都没有去掉。
孙家就不一样,基本上该吃的都吃过。
这也是在西北。
要是南方或者沿海地区的话,鱼肉不值钱。
午饭过后不久,双水村好几个人的喉咙上扎了鱼刺。
都是第一次吃的没有经验。
一时三刻,喉咙上扎刺的人纷纷拥到了田海民的院子里,让他们夫妇看怎么办,许多人面带怒色,对海民大为不满,似乎他是存心整大家。
婆姨和娃娃们因不知这鱼刺的深浅,一片惊慌,。田海民的院子刹那间乱的很。
和海民一墙之隔的邻居刘玉升,穿着那件麻绳子大纳的破棉袄,也闻讯赶过来。他立在人群里一言不发,只是神秘地微笑着,似乎证实他那可怕的预言终于应验了——哼,我早就说过,那池子里会养出鱼精的!
海民夫妇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打算用来笼络人心的鱼,现在却为他们招致了一片怨骂声。
正在这混乱之时,孙玉亭出现在了大家面前。二爸看来也刚吃过鱼,嘴上都沾着油。但他的喉咙没扎上鱼刺。他也是双水村少数几个吃过鱼的人。年轻时在太原钢厂当过几年工人,多少吃过几次鱼,有经验。
玉亭到来之后,立刻对慌乱的人说:“大家不要怕,回去喝些老陈醋,喉咙上的刺就化了。”
第二百一十章 卡住了
“醋能治这病?”
纷纷离开回去找醋喝。
对这事最幸灾乐祸的就数金光亮了。
金光亮对田海民白送鱼让村里人吃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他知道,这小子是要抬高自己的声望。
除过孙家,眼下双水村就是他和田海民最红火,同时也都有小气的坏名声。现在,这小子如此破费财产抬高自己,就等于是贬低他金光亮。这不是逼着让他也把自己的蜂蜜白送给村里人去。
因此,当他听说海民得不偿失,弄巧成拙,让许多人喉咙扎上鱼刺的时候,便端着一缸子蜂蜜水,一边喝,一边串着兴奋地看田海民闹出的笑话。
大家都听二爸的,去喝醋。
有些有效果。
但还有好些没有效果。
单纯把鱼刺放在醋中浸泡的确可以溶解鱼刺中的钙盐,让坚硬的鱼刺变得柔软,但需要浸泡半小时以上才能达到软化的效果。而咽喉食管是一条管道,喝再多的醋,也仅仅是瞬间通过而过,况且鱼刺的一头是扎在组织里,接触不到醋,所以喝醋根本起不到软化鱼刺的作用,喝多了醋还会烧坏食管粘膜。
喝醋的效果不会太大了。
反而对胃还有些影响。
好几个人依旧还是非常痛苦。
想着最好的法子还是要去看医生。
双水村没有医生。
公社是二十里路。
至于原西县更远是七八十里路。
喉咙卡了鱼骨头,非常的难受。
“过年,少平不是回来了吗?他会看病的。”
都知道孙少平回来了。
好几个人都到了孙家去。
都是村民,孙少平给他们看看。
鱼骨头对他而言处理起来还是不会太麻烦的。
“把嘴巴张开我看一下。”
搞个手电筒照了一下,还真看到了个鱼骨头。
随便给了点药让他吃下去。
实则是运用了空间能力直接把鱼骨头给全部放到了空间中来。
孙少平:“现在感觉怎么样了。”
他感受了下。
“好了,全好了,谢谢你了哈少平。还是你和少安好啊。海民这个娃就没好心,他是在整治我们。”
孙少平:“跟海民没关系,吃鱼本来就是这样的。”
一连治好了好几个。
尽量把速度搞快一点。
不想花太多的时间在这个上面。
总共有六个人,没一会儿的功夫都给他们解决了。
第一次吃鱼确实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毕竟没有人教他们。
治好了病,所有的人都离开了去。
拿着孙家兄弟跟田海民还有金光亮去做对比。
这么的一比对,和孙家的差得真是太远了。
第二天,另一个能人金光亮倒霉了。
正在金光亮为田海民弄巧成拙而幸灾乐祸时,厄运降临到了他头上。
金光亮正在自己家里往那只黑瓮里摇蜜。
惜东西如命的金光亮还忍不住要伸出舌头,贪婪地想把上面的最后一滴蜜舔掉。
当他正摇最后一片巢时,猛然感觉外面似乎发生了什么事,他听见一阵刮大风似的嗡嗡声。
金光亮跑出来一看,顿时傻了眼,只见所有蜂箱里的蜜蜂都像流水一般在往出涌。
他的蜂要跑。
金俊武的老婆李玉玲正在隔壁院子里推磨,亲眼目睹了金光亮这灾难性的一幕。
李玉玲早对金光亮的蜂恨之入骨,她认为这些蜂把她院里院外果树庄稼上的养料都采光了;如果不是丈夫拦挡,她早给庄稼果树都喷农药。现在,她突然看见金光亮的蜂跑得一干二净,激动得浑身发抖。
赶忙叫住了磨道里的驴,不管一群鸡跳到磨顶上哄抢着吃麦子,也大撒腿跑到了另一个仇视金光亮的人,他弟媳妇马来花的院子里。李玉玲强压住兴奋,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老天爷作怪了。”
正在洗碗的马来花一听她大哥家的蜂都跑了,双手在腿膝盖上一拍,高兴得大声喊叫说:“老天爷睁眼了啊!”
两个妇女丢下各自正在干的活,在金家湾上下院子里传播这消息。不一会,连田家圪?那面的人也都知道了。
这时候,金光亮悲壮连喊带哭在东拉河湾里晕头转向地寻找弃家而逃的蜂。有几个小孩立刻跑来告诉他。蜂已经在庙坪的一棵老枣树上挽成了一个大疙瘩。
金光亮一听蜂有了着落,哭开了,这蜂是他的财神爷。
光亮跑到那棵老枣树下,果真见那蜜蜂团成几颗大疙瘩吊在粗壮的树干上。他在一群人的围观下,不顾体面地继续哭叫。
几分钟之后,又听见嗡一声,蜂团解体,刹那间就飞得一个不剩,再也找不见了踪影。
绝望的金光亮一屁股坐在老枣树下,放开声哭起来。
好几个人都在偷笑。
人性的劣根性,大部分人往往会通过和外界比较来获得优越感和存在感,因此巴不得别人过的不如他,唯有你到达一个他无法超越伱的境界时,他对你的看法才会由嫉妒转变成羡慕。
真正盼你好的人,没那么多。
真正想害你的人,也没那么多。
珍惜身边在乎你的人吧,对那些没有心的人,不用费工夫。
有的人,就是如此自私,见不得别人好。
不过,过得比别人好,尽量不要显摆,免得惹人烦。低调,财不外露。
如果你有钱别人没有,就会嫉妒你,但你有钱,大家都能沾到光,利好大家,就能得人心。所以,既要有钱,还要惠及众人,帮更多人赚钱,才会获得更多人支持,结果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就好比孙家一样。
如果是孙家遭难。
可能村民们不少会惋惜。
毕竟还有着很大一批村民在孙家的砖厂。
孙家的砖搞不下去了,他们也会少了个收入来源。
这两天田福堂开心的很。
马上要过年了,更开心。
这几天海民两口子引起的吃鱼事件和金光亮的蜂跑得一个不剩,他都在事发的当天就知道了。
这些事只能让他窃笑。
他尤其对金光亮的蜂跑得干干净净而感到特别高兴。
当他听田福高说金光亮因蜂跑掉而急得坐在枣树下嚎哭时,忍不住大笑起来。
就在金光亮的蜂跑掉的当天,他弟媳妇马来花来到这个支书家,告状说,金光亮在庙坪自家的枣树边上又栽了许多桐树。
这些桐树的根都扎在了他们的枣树下,使他们的枣树失掉了养料,今年树上的枣子结的稀稀拉拉,比别人家至少要少收三分之一。
她强烈要求田福堂处理这事。
以前所有来告状的人,田福堂都推说他有病,让他们找金俊山或孙玉亭去。
但今天是马来花告金光亮,田福堂不免心中一动。这也许是给金光亮一点颜色的好机会。他早就看不顺眼这个金光亮了,只是找不到个合适的机会。
这是他弟媳妇告他,他们自家人告他。
田福堂这样想的时候说:“你反映的我知道了。这要会上处理,我一个人处理不了。你先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