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日暮有人家
作者:嘎嘎和呷呷 | 分类: | 字数:51.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1章 偶尔孟浪的何济源
等倩倩被叫去送饭时,时间也才过了一刻多钟。
她看着托盘上大碗里馄饨汤上漂着的小葱花、紫苏碎,鸡枞和肉的混合香气飘来。
一个白盘子上放着两个焙得金黄酥软的肉馅饼。这是她亲眼看着王嬷嬷亲自调的馅。
肚子不由得饿了。
她要把饭送过去后才能回来吃饭,这是何家的规定,主人自然要先吃。
何济源已经读了几篇文章,此时正在练字。这段时间早出晚归,课业落下不少。
倩倩轻轻地把托盘和碗放在一边的小桌子上,用小碗盛了一碗馄饨,放上勺子,又拿着盆到外面的水缸里取了水回来,静静地等着写完。
“是什么?”何济源搁了笔,微笑着洗了手。
“是虾肉馄饨和麦饼。”倩倩把托盘端上去,把小碗放到他面前。
“一大早抓的虾?”
“听说是双喜他们捡菌子回来,看到沟里虾多,又拿了网子去捞的,还捡了一些螺蛳。王嬷嬷叫我们用过早饭后到外面多捡些回来。”
何济源先尝了口汤,随后用勺子舀起一个馄饨吹了吹,只端着也不吃,说:“辛苦你们了。”
倩倩正想说谁都辛苦的话,嘴里就塞了个滑溜溜,有点烫的东西。
她鼓着眼睛,含着半天没动。
“好吃么?”那人问。
倩倩只盯着他,木然地点点头。到后来才反应过来,脸却早已红了。
何济源看她整张脸红到脖子,知道是害羞呢。
手中勺子里的那个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又担心她一时害羞跑了,就有点后悔,自省了一下,刚才的举动确实有点孟浪了。
倩倩好不容易才把嘴里的咽下,擦了擦嘴,挤出一句话:“蛮好吃的,你吃吧。”
自己过去就着勺子将那个也吃了,才行了个礼跑到荷池边吹风。
直到感觉脸不烫了才转身,偷眼瞄了瞄,看到何济源饭也不吃,只站在窗前看着自己。
她觉得自己的脸又开始热了,便怒瞪一眼,快步走了。
到厨房外时心还在怦怦跳,舀了瓢冷水洗了把脸,迎着小穿堂风吹干才进去。
“怎么去了那么久?你的那碗在那里,怕你吃时烫先舀了凉着。快点吃,还要洗衣摸螺。”正在埋头大吃的彩云看她才回,埋怨了一下。
“就我们几个么?”倩倩拿了双竹筷子挑了筷粉吃起来。
野菌子拌五花肉的浇头,加上一大勺酸豆角丁,配上一点点葱花,鲜酸可口,正是她喜欢的,只是肯定没有虾肉馄饨好吃而已。
倩倩吃完一大碗,把汤都喝光了方放下,漱了口,去何济源那里把碗收了。
看那人似笑非笑的样子,便做了个凶恶的鬼脸。
随后取了把皂荚,提了马桶和彩云挑着篮子去溪边。
这时的皂夹还挺嫩,倩倩和彩云各捡了个鹅卵石将皂夹竖起来砸开,将籽挑出来放在一边。
把剩下的都砸碎了拌在湿衣服里,各揉了一通,才拿起棒槌一通捶,要捶到起泡泡方可。
在倩倩捶衣裳时彩云剥皂荚种子,将种子里面那层白色的取下来放在一边,里面的种仁照样捣碎了洗衣裳。
随后两人分食了那一小撮皂角米。
其实这种东西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将皂角米晾干后,要吃的时候泡发,加上别的料煮得软软的,当甜汤喝。
何济源偶尔也喝,所以她们吃新鲜的机会并不太多,更多的是晾干后存着。
等她们急急忙忙地把衣服晾好,把马桶放在外面晾着,套上草帽,穿上木屐,跑着去找摸螺蛳的人,都已经是辰时末巳时初了。
村子的东部和北部是旱地,那一片有好几个大池塘,清泉为源,兼收雨水,既可养鱼,也用于旱地浇灌。里面两个是何家的。
双喜挽着裤腿,手握鱼叉,正在水里这刺那刺。清芬拿着个网子跟在后面。
鱼在水里游动,看起来清楚叉起来难,双喜连叉几次不中,倒是把水给搅浑了,还掀起一片水花,惹得旁边的清秀一阵埋怨。
“水深不深?”彩云边解裙子边问。
“哪里深了,现在水少,不去深地方没事,年年清淤呢。”清秀扬了扬才从水里出来的右手,“老久不捡,铁螺蛳多多。你俩快下来。”
倩倩跟着解下裙子,挽上裤腿袖子,挎着小箩,从一边浅地下水。水没过膝盖,凉凉的。
“双喜,看你折腾了半天连个鱼苗也没叉上,快去喊你师傅来。”清芬看双喜忙了多时,连条大点的都没抓上,有些气馁,把网收在手上,另一只手摸螺去了。
“双喜哥,你的师傅是哪个?”倩倩跟着笑,她还不知道双喜的师父呢。
“他的师傅可是钓鱼的好手。”旁边的彩云接着话头。
“那是哪个呢?”
“小子的师傅小娘子可是很熟的啊。”双喜也收了鱼叉,捡起螺来。
“你的师傅是哪个?我怎么会晓得啊?”倩倩奇怪。
“怎么不熟悉?你现在不天天在他旁边么。”
“你是说何相公啊?他竟然是你捕鱼的师傅?”
“那是,别看哥哥成日读书,钓鱼捕鱼可是一把好手。”
“如此,你这个徒弟可没教好,叉了那么久,连条鱼苗都没见到。良师出高徒,你却不是高徒呐。”
“那是小子顽劣没学好,跟师傅无关。”
“怎么说双喜不是高徒的。”何济源的声音传来,“双喜,走,咱们师徒来个水中渔猎。”
倩倩看何济源空着双手,便笑着说:“用手捉么。”
何济源向她挑挑眉,挽起裤腿袖子,从双喜那里接过鱼叉,像个猎人似的。双喜则主要负责拿棍子赶鱼。
两人一人一边,配合默契。有大鱼被赶后受了惊,在水里溜得飞快,划出一道深水痕。
何济源眼疾手快,鱼叉脱手飞出,兔起鹘落间,鱼叉固定在了一个地方,尾端轻颤,带出一缕血丝。
倩倩差点眼珠子都掉了,手里的螺蛳都忘丢到箩里了。
要知道她平时看得最多的叉鱼法是趁鱼不注意时一把叉下去,像这样赶着鱼游动来叉的倒是不多见。
一则鱼游的速度快,准头不高,二则很容易误伤旁边人,三则目力要求高。
“刃下哪能脱?波间或自跳。中鳞怜锦碎,当目讶珠销。迷火逃翻近,惊人去暂遥。何相公鱼技高超。”这是肺腑之言的赞美。
“昌黎先生的《叉鱼招张功曹》,没想到小娘子还晓得这首。”
“家父春末夏初去照鱼,有时候也叉,便念了这首诗,是以奴晓得。”
何济源笑着说:“我小时候喜欢叉鱼,大夏天地坐在脚盆里,拿鱼叉练,这手叉鱼的工夫就是这样出来的。”
“那你不担心掉到水里去?”
“鱼叉后面的环上系上几丈长的细麻绳,怎么甩也不会掉,何况我又不是不会游水。”说完,就带着双喜到另一边安静的水域待着,想来刚才那一出只是向她炫技而已。
在她们将在的这一边摸完之后,何济源和双喜已叉了四条草、鲤、鲢鱼,每条二斤左右。这何济源还真不是文弱书生。
何济源遣了双喜将鱼送回去,自己却陪着她们摸了会螺,看双喜回来了,螺也差不多了够了才离开。
这天中午的菜里就有了一个酸菜鱼片,外加一大碗鱼丸汤。
倩倩看着托盘上白瓷碗里漂浮的丸子和紫苏叶、葱末,想着用铜镊子取鱼片里的大刺时手都刺红了,心情便有些不好,吐刺又怎么了?南方人还不会吃鱼么?
不过等她以后吃到了洞庭湖的小鱼仔和鲚鱼淡干便不再有这样的埋怨了。
那鲚鱼的小刺多得吓死人。据说鲚鱼淡干是洞庭湖区的大宗商品,平时要两分多银子一斤,也算是满了暂时吃不到鲜鲚鱼的遗憾。
何济源托口太多刺嫌弃而让给她,没想到她也不喜,像她这样吃鱼直接吐刺的人都嫌刺多,尽管那蒸鲚鱼干味道鲜美。
一群人大干特干了半个多月,终于算是颗粒归仓。
最后收仓的那天,杀了两只大鹅,请长短工们汇了一餐,结算的工钱除外,还每人送了斗新谷,算是皆大欢喜。
人人晒黑了一圈,甚至何济源还晒褪了皮。
过了几天几人才收拾准备去府城。
倩倩当然不知道黄氏可是考察了她好久,在启程前几日还特地问过与她相熟的清芬和王嬷嬷。
王嬷嬷说:“女仔是聪明女仔,就是有点给彩云带坏了,有些馋。”
清芬却反驳:“小女仔嘛,哪里像个大人那样,嘴馋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行事稳妥,能为二官着想就是好的。”
“如果这么讲,那女仔倒是个实心人。憨精憨精的。”
“什么叫憨精?憨就是憨,精就是精,还又憨又精了?”黄氏啐了一口。
“就是有时候精,有时候憨呐,本性自然是好的。”王嬷嬷为倩倩说话。
“这样讲的话,我倒有点放心。翠屏是个老实的,要是碰到个妖妖乔乔心眼小又好作的,老二又那样,还不给拿捏死。再来个老实的,两个憨憨,老二那边也安宁,不至于为了点小事闹得家宅不宁的。”
“是这个理,那小的还是要找个老实本分的,才能过到一块去。”王嬷嬷也赞同。
“就是没什么成算,算不上内助,外面的事就只能靠老二自己了。”黄氏叹了口气。
“娘这是操心的,二官还年轻呢,哪们晓得就不会更上一层楼?到时候给娘挣个诰命,那不是天大的好事?”清芬给黄氏捏着肩说。
“那就这样吧,你叫她帮我画个柿蒂纹的云肩通袖织成料,算是考她的。让她在府城有空就做。那关过了,事就定了。”黄氏想了下对清芬说。后者点头应允。
黄氏要求她带一包五十斤的子棉和一包十斤的麻缕,这是倩倩在府城要完成的。
按黄氏的要求,布织好后除了几匹留给自家用外,其他的都放在何家在府城的布行里染了发卖,当然若倩倩愿意自己染也行,甚至画蜡画做蜡染均可。
黄氏是见过她自画自染的蜡染布的,觉得到府城既可帮下布行的忙,也可有点额外的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