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白话诙谐版
作者:飞雷影少 | 分类: | 字数:58.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70章 吴蜀再盟抗曹魏
且说东吴陆逊,自击退魏兵之后,吴王封他为辅国将军、江陵侯,还让他领荆州牧,从此军权都到了陆逊手中。张昭、顾雍向吴王奏请改元,吴王应允,于是就改成了黄武元年。
忽然有消息说魏主派使者来了,吴王便召使者入宫。使者说道:“蜀国之前派人向魏国求救,魏国当时没搞清楚状况就发兵了,现在可后悔了,打算起四路兵攻打蜀国,东吴可以来接应,要是得了蜀国的土地,两家平分。”吴王听了拿不定主意,就询问张昭、顾雍等人。张昭说:“陆伯言见识不凡,可以问问他。”吴王马上把陆逊召来。陆逊奏道:“曹丕在中原,急切间难以图谋;如今要是不答应魏国,必然结仇。臣料想魏和吴都没有能敌得过诸葛亮的人。现在不妨暂且应允,整顿军队做好准备,只探听那四路的情况。要是四路兵取胜,蜀地危急,诸葛亮首尾不能相顾时,主上再发兵响应,先取成都,这是上策;要是四路兵败,再另作打算。”吴王听从了,就对魏使说:“军需还未置办妥当,选个日子就出发。”使者拜别而去。
吴王派人探听消息,得知西番兵出西平关,见到马超,不战而退;南蛮孟获起兵攻打四郡,都被魏延用疑兵计杀得退回洞中;上庸孟达的兵走到半路,忽然生病不能前行;曹真兵出阳平关,被赵子龙守住各处险道,真可谓“一将守关,万夫莫开”,曹真屯兵于斜谷道,不能取胜而回。孙权得知这些情况后,对文武大臣说:“陆伯言真是神机妙算。我要是轻举妄动,又要与西蜀结怨了。”
忽然有人报告说西蜀派邓芝来了。张昭说:“这又是诸葛亮的退兵之计,派邓芝来当说客的。”吴王问:“那该如何应对?”张昭说:“先在殿前立一个大鼎,装上几百斤油,下面用炭火加热。等油沸腾了,挑选一千个身材高大、脸盘大的武士,各执兵器,从宫门前一直排到殿上,再叫邓芝进来。不等他开口说话,就拿郦食其游说齐王的典故责怪他,效仿着把他烹煮了,看他如何作答。”
吴王依言而行,立好油鼎,命令武士站在两旁,各执兵器,召见邓芝。邓芝整理好衣冠进来,走到宫门前,只见两行武士威风凛凛,手持钢刀、大斧、长戟、短剑,一直排到殿上。邓芝明白他们的意图,却毫无惧色,昂首前行。到了殿前,看到鼎内热油沸腾,左右武士用眼神示意他,邓芝只是微微而笑。近臣把他领到帘前,邓芝作长揖而不跪拜。吴王令卷起珠帘,大声呵斥:“为何不拜!”邓芝昂然回答:“我是上国的使者,不拜小邦之主。”吴王大怒:“你不自量力,想凭三寸不烂之舌,效仿郦食其游说齐国吗?快进油鼎!”邓芝大笑:“人人都说东吴贤才众多,没想到竟然害怕一个儒生!”吴王转怒为嗔:“我怎会怕你这个匹夫?”邓芝说:“既然不怕邓伯苗,又何必担心我来游说呢?”吴王问:“你是想为诸葛亮做说客,来说服我与魏绝交而与蜀交好吗?”邓芝说:“我是蜀中的一个儒生,专为吴国的利害而来。如今设兵列鼎,来对待一个使者,气量怎么如此狭小,不能容人呢!”吴王听了既惭愧又惶恐,立即喝退武士,让邓芝上殿,赐座后问道:“吴、魏的利害关系如何?希望先生指教。”邓芝问:“大王是想与蜀交好,还是想与魏交好?”吴王说:“我正想与蜀主和好,但担心蜀主年轻见识浅,不能善始善终。”邓芝说:“大王是当世英豪,诸葛亮也是一时俊杰;蜀有山川之险,吴有三江之固。如果两国联合,互为唇齿,进可以吞并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如今大王要是向魏称臣,魏必然希望大王去朝见,还会要求太子入朝做内侍;如果不答应,魏就会兴兵来攻,蜀也会顺流而下进取东吴,这样的话,江南之地就不再是大王的了。如果大王觉得我说的不对,我愿意死在大王面前,以断绝说客之名。”说完,撩起衣服就要下殿往油鼎里跳。吴王急忙命人制止,请到后殿,以上宾之礼相待。吴王说:“先生的话正合我意。我现在想与蜀主联盟,先生肯为我牵线搭桥吗?”邓芝说:“刚才想烹煮小臣的是大王,现在想任用小臣的也是大王。大王还犹豫不决,怎能取信于人呢?”吴王说:“我的主意已定,先生不要疑虑。”
于是吴王留下邓芝,召集众多官员说:“我掌管江南八十一州,还有荆楚之地,难道还不如西蜀那个偏僻之处吗?蜀国有邓芝,不辱没他的君主;吴却没有一人能入蜀传达我的心意。”忽然有一人站出来说:“臣愿意做使者。”众人一看,是吴郡吴人,姓张,名温,字惠恕,现任中郎将。吴王说:“恐怕你到蜀见到诸葛亮,不能传达我的心意。”张温说:“孔明也是人,臣有什么好怕他的?”吴王大喜,重赏张温,让他和邓芝一起入川通好。
再说孔明自从邓芝走后,上奏后主说:“邓芝此去,事情必定成功。吴地多贤才,肯定会有人来答礼。陛下应当以礼相待,让他回吴,以通联盟之好。吴若通和,魏必然不敢对蜀用兵。吴、魏安宁,臣就可以征讨南方,平定蛮方,然后再图谋魏国。魏国削弱,东吴也不能长久存在,这样就可以恢复大一统的基业了。”后主表示同意。
第170章 吴蜀再盟抗曹魏
忽然有人报告说东吴派张温与邓芝入川答礼。后主召集文武官员于殿前,命邓芝、张温入宫。张温自以为得意,昂首上殿,向后主施礼。后主赐给他锦墩,让他坐在殿左,设御宴招待。后主只是以礼相待。宴会结束后,百官送张温到馆舍。第二天,孔明设宴招待张温。孔明对张温说:“先帝在世时,与吴不和睦,如今先帝已逝。当今主上非常仰慕吴王,想捐弃前嫌,永结盟好,共同对抗魏国。希望大夫回去后好好奏明。”张温答应了。酒喝到半醉,张温谈笑自若,颇有傲慢之意。
第二天,后主将金帛赏赐给张温,在城南邮亭设宴,命众官送行。孔明殷勤劝酒。正在饮酒的时候,忽然有一人醉醺醺地进来,昂首作揖后就入座。张温觉得奇怪,就问孔明:“这人是谁?”孔明回答:“姓秦,名宓,字子来力,现任益州学士。”张温笑着说:“号称学士,不知道肚子里有没有学问?”秦宓严肃地说:“蜀中三尺小童都在学习,何况我呢?”张温说:“那你都学了些什么?”秦宓回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衰,圣贤经传,无所不览。”张温笑道:“你既然这么大口气,那就先以天来问你:天有头吗?”秦宓说:“有头。”张温问:“头在哪里?”秦宓说:“在西方。《诗经》上说:‘乃眷西顾。’由此推断,头在西方。”张温又问:“天有耳朵吗?”秦宓回答:“天处在高处却能听到低处的声音。《诗经》说:‘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没有耳朵怎么能听呢?”张温又问:“天有脚吗?”秦宓说:“有脚。《诗经》说:‘天步艰难。’没有脚怎么能走呢?”张温又问:“天有姓吗?”秦宓说:“怎么会没有姓!”张温问:“姓什么?”秦宓回答:“姓刘。”张温问:“怎么知道的?”秦宓说:“天子姓刘,所以知道。”张温又问:“太阳是从东方升起吗?”秦宓回答:“虽然从东方升起,但在西方落下。”此时秦宓言辞清朗,对答如流,满座的人都很惊讶。张温无话可说,秦宓便问:“先生是东吴名士,既然以天事来问我,必然能深知天理。从前混沌初分,阴阳分开;轻清者上浮成为天,重浊者下沉成为地;到共工氏战败,头撞不周山,天柱折断,地维缺损:天向西北倾斜,地向东南下陷。天既然是轻清而上浮的,为什么会向西北倾斜呢?又不知道轻清之外是什么东西?希望先生教导我。”张温无言以对,于是离席道歉说:“没想到蜀中多有俊杰!刚刚听了这番谈论,让我茅塞顿开。”孔明担心张温羞愧,就用好话劝解道:“席间的问答,都是玩笑话。您深知安邦定国之道,何必在意这些口舌之争呢!”张温拜谢。孔明又命邓芝入吴答礼,与张温同行。张、邓二人拜别孔明,回东吴去了。
再说吴王见张温入蜀未归,就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忽然近臣奏报:“蜀派邓芝同张温入国答礼。”吴王召他们进来。张温在殿前跪拜,详细陈述后主、孔明的品德,表达希望永结盟好的意愿,还说蜀主特意派邓尚书来答礼。吴王大喜,设宴招待。吴王问邓芝:“如果吴、蜀二国同心灭魏,天下太平,二位君主分治天下,不是很快乐吗?”邓芝回答:“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如果灭魏之后,不知道天命归于谁。但做君主的各自修养品德,做臣子的各自尽忠,战争才能停止。”吴王大笑:“您真是诚恳啊!”于是厚赠邓芝送他回蜀。从此吴、蜀交好。
却说魏国的细作探听到这件事,火速报入中原。魏主曹丕得知后,大怒道:“吴、蜀联盟,必然有图谋中原的意图。不如我先去讨伐他们。”于是召集文武大臣,商议起兵讨伐吴。此时大司马曹仁、太尉贾诩已经去世。侍中辛毗出班奏道:“中原之地,地广人稀,想要用兵,没有什么好处。现在的计策,不如养兵屯田十年,粮食充足、兵强马壮之后再用兵,这样吴、蜀才能被攻破。”曹丕发怒说:“这是迂腐书生的论调!现在吴、蜀联盟,早晚会来侵犯边境,哪有时间等十年!”当即传旨起兵讨伐吴。司马懿奏道:“吴有长江天险,没有船不能渡过。陛下必须御驾亲征,可以挑选大小战船,从蔡、颖进入淮河,取寿春,到广陵,渡江口,直接攻取南徐,这是上策。”曹丕听从了。于是日夜赶工,造了十只龙舟,长二十多丈,可容纳两千多人,又准备了三千多只战船。魏黄初五年秋八月,召集大小将士,令曹真为前部,张辽、张 、文聘、徐晃等为大将先行,许褚、吕虔为中军护卫,曹休为合后,刘晔、蒋济为参谋官。前后水陆军马三十多万,择日起兵。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在许昌,凡国家大事,都由司马懿决断。暂且不说魏兵起程。
却说东吴的细作探听到这个消息,报告给吴王。近臣慌张地奏报吴王:“如今魏王曹丕,亲自乘坐龙舟,率领水陆大军三十多万,从蔡、颖出发入淮,必然取广陵渡江,来攻打江南,非常厉害。”孙权大惊,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顾雍说:“如今主上既然与西蜀联盟,可以写信给诸葛孔明,让他起兵出汉中,分散魏军的势力;同时派遣一名大将,屯兵南徐来抵御。”吴王说:“非陆伯言不能担当此任。”顾雍说:“陆伯言镇守荆州,不可轻易调动。”吴王说:“我不是不知道,只是眼前没有能替代他的人。”话还没说完,有一人从班部中站出来说:“臣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愿意率领一军抵御魏兵。如果曹丕亲自渡江,臣一定活捉他献给殿下;如果他不渡江,也能杀掉大半魏兵,让魏兵不敢正视东吴。”吴王一看,是徐盛。吴王大喜说:“如果有你守卫江南一带,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于是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镇都督建业、南徐的军马。徐盛谢恩,领命而退,立即传令让众官军多准备器械,多设置旌旗,用来守护江岸。忽然有一人挺身而出说:“今天大王把重任交给将军,想要打败魏兵活捉曹丕,将军为什么不早点发兵渡江,到淮南之地迎敌?等到曹丕的兵到了,恐怕就来不及了。”徐盛一看,是吴王的侄孙韶。孙韶字公礼,官授扬威将军,曾经在广陵防守;年轻气盛,非常有胆量勇气。徐盛说:“曹丕势力强大,还有名将做先锋,不能渡江迎敌。等他们的船都聚集在北岸,我自有计策破敌。”孙韶说:“我手下自有三千军马,而且我非常熟悉广陵的地势,我愿意自己到江北,和曹丕决一死战。如果不胜,甘愿受军法处置。”徐盛不同意。孙韶执意要去,徐盛就是不肯,孙韶再三要求。徐盛发怒说:“你如此不听号令,我怎么能指挥其他将领呢?”喝令武士把孙韶推出斩首。刀斧手把孙韶推出辕门之外,竖起了皂旗。孙韶的部将飞报孙权。孙权得知后,急忙上马赶来营救。武士正要行刑,孙权赶到,喝散刀斧手,救下了孙韶。孙韶哭着上奏说:“臣往年在广陵,非常熟悉那里的地形;不在那里和曹丕厮杀,等到他下了长江,东吴就快完了!”孙权直接进入营帐。徐盛迎接入帐,奏道:“大王命臣为都督,领兵抵御魏兵;如今扬威将军孙韶,不遵守军法,违抗命令应当斩首,大王为什么要赦免他呢?”孙权说:“孙韶仗着年轻气盛,误犯军法,希望你能宽恕他。”徐盛说:“军法不是臣制定的,也不是大王制定的,是国家的法典。如果因为是亲人就赦免他,怎么能让众人信服呢?”孙权说:“孙韶犯法,本来应该由将军处置;但这个孩子虽然本姓俞氏,可是我的兄长很喜爱他,赐他姓孙,他对我也有功劳。如今要是杀了他,就辜负兄长的情义了。”徐盛说:“看在大王的面上,暂且记下死罪。”孙权让孙韶拜谢。孙韶不肯拜,厉声说道:“依我的看法,就是要带兵去打败曹丕!就算死也不服你的见识!”徐盛脸色一变。孙权喝退孙韶,对徐盛说:“就算没有这个小子,对军队又有什么损害呢?以后不要再用他了。”说完就回去了。
当天夜里,有人报告徐盛说:“孙韶率领本部三千精兵,偷偷地过江去了。”徐盛担心他有闪失,对吴王不好交代,就叫来丁奉,传授他一个密计,让他带领三千兵渡江接应。
再说魏主曹丕乘坐龙舟到广陵,前部曹真已经领兵列于大江之岸。曹丕问:“江岸有多少兵?”曹真说:“隔岸远望,看不到一个人,也没有旌旗营寨。”曹丕说:“这肯定是诡计。我亲自去看看虚实。”于是大开江道,放龙舟直到大江,停泊在江岸。船上树立龙凤日月五色旌旗,仪銮簇拥,光彩夺目。曹丕端坐在舟中,遥望江南,看不到一个人,回头对刘晔、蒋济说:“可以渡江吗?”刘晔说:“兵法讲究虚虚实实。他们看到大军来了,怎么会不做准备呢?陛下不可轻举妄动。先等个三五日,看看他们的动静,然后再派先锋渡江去探查。”曹丕说:“你的话正合我意。”当天晚上,就在江中住宿。当夜月黑,军士们都拿着灯火,把天地照得如同白昼。遥望江南,看不到一点火光。曹丕问左右:“这是为什么呢?”近臣奏道:“想必是听到陛下天兵到来,所以望风而逃了。”曹丕暗自好笑。
到了天亮,大雾弥漫,对面看不见人。一会儿风起来了,雾散云开,看到江南一带都是连城:城楼上枪刀在阳光下闪耀,城中到处插着旌旗彩带。不一会儿就有好几个人来报告:“南徐沿江一带,直到石头城,一连数百里,城郭舟车,连绵不绝,一夜之间就建成了。”曹丕大惊。原来徐盛用芦苇扎成人形,都穿上青衣,拿着旌旗,站在假城和了望楼上。魏兵看到城上这么多人马,怎能不胆寒?曹丕叹息道:“魏虽然有众多武士,却没有用武之地。江南有这样的能人,不可图谋啊!”
正在惊讶的时候,忽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江水溅湿了曹丕的龙袍,大船眼看就要翻了。曹真慌忙命令文聘撑着小舟快来救驾。龙舟上的人都站不稳了,文聘跳上龙舟,背着曹丕下到小舟里,逃进河港之中。
忽然流星马前来报道:“赵云带兵出了阳平关,直接奔长安去了。”曹丕一听,大惊失色,立刻下令回军。众军各自逃窜。背后东吴的兵追了上来,曹丕传旨让把御用的东西都扔掉然后逃跑。龙舟快要进入淮河的时候,忽然鼓角齐鸣,喊声震天,斜刺里杀出一队人马,为首的大将正是孙韶。魏兵抵挡不住,大半被杀,淹死的不计其数。众将奋力才救出魏主。
魏主渡过淮河,走了不到三十里,淮河中的芦苇早就被灌了鱼油,全都烧着了,顺着风势,火焰漫天,把龙舟都给拦住了。曹丕大惊,急忙下到小船靠岸,这时候龙舟已经着火了。曹丕慌忙上马,岸上又有一队人马杀来,为首的将领是丁奉。张辽急忙拍马迎战,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幸亏徐晃赶来救了他,一起保护魏主逃走,魏军折损无数。背后孙韶、丁奉缴获了马匹、车辆、船只、器械不计其数。魏兵大败而回。东吴将领徐盛立下大功,吴王重重地赏赐了他。张辽回到许昌后,箭疮迸裂而亡,曹丕厚葬了他,这就不多说了。
再说赵云带兵杀出阳平关之后,忽然有人报告丞相有文书到来,说是益州的耆帅雍闿联合蛮王孟获,发动了十万蛮兵,侵略四郡。因此赵云被召回,丞相让马超坚守阳平关,自己要亲自南征。赵云于是急忙收兵回营。此时孔明正在成都整顿军马,准备亲自南征。正是:方见东吴敌北魏,又看西蜀战南蛮。也不知道胜负如何,那就且看下文分解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