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十万里
作者:小楼尽春风 | 分类:历史 | 字数:80.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2章 长安贵人皆以参加儒学诗会为荣
国子监。
楼阁之上。
孔颖达看着眼前一张又一张的拜帖,在桌上摞着都能有半个人那么高了。
虞世南翻开一个,忍不住的满脸笑意,整个人都仿佛年轻了几十岁般。
昨日在民学院子所受的气,仿佛也全都散了。
“颖达,全长安但凡有些名声的拜帖,几乎都在这里了。”
“不仅如此,平康坊诸多花魁,也都送上来了拜帖,想要参加我国子监儒学中秋诗会。”
“这些人,我们答不答应?”
虞世南双手压在拜帖上,满是幸福的烦恼。
孔颖达放下手中的茶杯。
目光,看向了盖文达身上。
“文达,你说,该不该答应?”孔颖达询问。
盖文达呵呵一笑,没有任何的犹豫:“当然要答应。”
“只要送上拜帖的,全都要答应。”
“长安的这些贵人,只要参加过儒学诗会后,他们便将会坚定的支持咱们,他们会和我们一起把儒学诗会,铭记于青史之中。”
“因为这关系着他们的脸面,咱们没必要拂了他们的面子。”
“毕竟,咱们办诗会,是要孤立民学诗会,绝不能白白给民学诗会送去机会。”
“应收尽收!”
“不过就是多摆几张桌子的事情罢了。”
“偌大的圣师殿,不差这几张桌子。他们坐在咱们这里,总比坐到民学诗会上去强。”
“平康坊的这些花魁,听说她们现在到了争夺行首的关键阶段,只要谁有好的诗词加持,便可飞升于行首之位。”
“如此,我们更不能错过了。”
“到时候她们铆足了劲的长袖善舞,更会让我儒学诗会,增添几分颜色。”
“盛宴少不了花魁妆点。”
盖文达分析道。
“对!”
孔颖达颔首,无比赞同盖文达的这些话。
“只要下了拜帖的,便可全部邀请。”
“下请帖吧!”
“把这件事尽早全部确定下来。”
“不给张楚小儿,任何机会!”
孔颖达喝道,他起身,看着密密麻麻的拜帖,咧嘴,笑开:“这一次,长安贵人,皆入我儒学囊中,他张楚,有什么资格,于咱们相提并论?”
“想不到,那一日的民学诗会,该是何等的寒酸。”
“哈哈哈······”
“这小子,还没有把诗会取消么?”
虞世南摇头。
“竖子狂妄,这是铁了心的要和我儒学直面碰撞,既如此,就该让他真的知道知道,我儒学可不是用泥土塑出来的。”虞世南咬牙切齿:“诗会过后,定要让民学成为全长安的笑话!”
“正是如此!”孔颖达志得意满。
“螳臂当车罢了。”盖文达也笑着说道:“全长安诗会取消,皆为我儒学诗会让路,他早就该知道是这样的下场。”
三人相视一眼,仰天长笑。
···········
长安热闹起来了。
今年中秋热闹的程度,远超于过去每一年!
无数百姓,皆是在讨论着今年的中秋诗会。
而且,他们嘴中,只有一个,那就是儒学诗会。
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过去的中秋,大家更喜欢探讨谁家的诗会规模大,谁家的诗会上有备受瞩目的大儒。
今年,这些争论都没有了。
因为长安之中,似乎只剩下一个声音,那就是儒家!
不过,等到了傍晚时分,长安城中的谈论声音中,除了儒学外,偶尔能听到几声民学诗会的消息。
“哎哎哎,你们听说了吗?今年除了儒学诗会外,其实还有一个诗会,那就是秦川子的民学诗会!”
“什么?秦川子这么头铁么?这个时候开展诗会,怎能于儒学争锋?为何不错开时间呐?不然,怕是有儒学诗会在前,民学诗会一点声音都没有吧。”
“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听说,其实民学诗会是在儒学诗会之前就确定下来的。孔夫子虞夫子他们听说了秦川子要在国子监开展民学中秋诗会,便着急忙慌的有样学样,这才破天荒的召开了儒学诗会。”
“什么?竟然还有这样的隐情,不过·······哎,没办法啊,儒学这摊子太大了,孔夫子他们开口,肯定是一呼百应啊,民学诗会,怕是要无疾而终了吧。”
“我觉得是这样,全长安的贵人都被儒学诗会吸走了,民学诗会怎么可能还能办的下去?若是硬着头皮举办,却一个客人没有,对比之下儒学诗会贵人云集,到时候怕是要丢大人了。”
“说的一点没错,只能说秦川子还是太年轻啊,听说儒学诗会的请帖已经发下来了,几乎所有上拜帖的贵人都收到了儒学诗会的邀请,就连万花楼,潇湘馆,倚翠楼这些大花魁们,也都得到了请帖,正式宣布参加儒学诗会!”
“啥?贼他娘,这些大花魁好像还从未一同聚集过吧,没想到竟然要一同出现在儒学诗会,到时候,这 眼睛怕是都不知道该看谁了。”
“谁说不是啊,羡慕啊,那么多花魁,看一眼益寿延年啊,这下民学诗会更惨了,虽说我对儒学不喜,可这一次,民学真的是没有任何还手的机会。”
“不过,听说了吗?小道消息,好像皓月楼明月姑娘,不去儒学诗会,而是去民学诗会。”
“什么?不可能!明月姑娘现在可是隐隐成为行首了,她若是不去儒学诗会,怕是这排名一下子就落下来了。”
“没错!就是如此!明月姑娘肯定会去儒学诗会的,用屁股想也是这样。”
“··········”
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都在猜测。
而那些能够参加儒学诗会的人,也都迫不及待的宣布自己能有资格参加今年儒学诗会。
一时间,长安所有但凡有些脸面的人,都以自己资格参加儒学诗会为荣,而感到骄傲。
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儒学诗会,可有请帖?
如此,这让一些原本不打算掺和这件事的闲散贵人,也不得不派人送出拜帖,不然,脸上确实有些挂不住。
民学诗会,也引起了些许的波澜,不过,波澜散去也就平静下来了,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
因为谁都想不到,民学诗会还能有谁参加。
完全没看头啊。
完全不能和儒学诗会相提并论。
越发的显得寂寥。
一时间,城中百姓都为民学诗会而感到可惜。
但是,他们也仅仅只能叹口气,却做不了什么。
这是诗会,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他们有心想去问一问自己能不能帮着凑凑人头。
但,这想法大家也都只是想一想罢了。
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只要去问了,不仅帮不了民学,只会让民学更丢人。
人家儒学诗会参加的是什么人?
自己又是什么身份呐?
长安中的百姓真觉得,趁着民学诗会还没有太过于让人知道的时候,不如撤销。
不然到时候,秦川子该多难受?
只是,这样的事情他们也无法做主,只能心里默默为民学祈祷了。
眼睁睁看着儒学诗会,广宴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