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轻扬的一粒灰尘
作者:南丁 | 分类:其他 | 字数:30.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六十六章 兵味
一名战士军事素养高低,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有个很通俗的说法,或者说很直观的判断标准,那就是兵味,“傻大兵”在极少人口中带着耻笑和羞辱,更多人的口中,是一种认同,饱含爱戴的褒奖。
注重形象珍惜荣誉,服务人民甘愿牺牲,扬善惩恶公道正派,纪律严明品德高尚,坚持原则遵纪守法,就是兵味。点滴灌输点滴养成,从此成为终身烙印。
兵味首先来源队列训练,一个动作反复训练无数次,形成肌肉记忆,才见效果,有了军人良好的外在形象,讲求整齐划一,追求步调一致,有了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有了令行禁止绝对服从的果敢坚决。
队列训练单调枯燥,没有一定的毅力,无法忍耐无法坚持,相辅相成,无法忍耐和无法坚持,反过来又强化毅力,不断训练不断忍耐不断坚持不断强化。
《队列条令》列部队三大条令之首,总则规定,全体军人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令,加强队列训练,培养良好的军姿、严整的军容、过硬的作风、严格的纪律性和协调一致的动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军要求,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巩固和提高战斗力。
队列训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许多刚入伍的新兵并不理解,有些当兵几年的老兵理解得也不够深刻,训练时偷懒松散,队列中浑水摸鱼。
军姿是所有队列动作的基础,良好的军姿,两腿挺直,抬臀提胯,含腹抬胸,两臂伸直,收额上顶,身体重心微向前倾,全身肌肉都要调动起来,有收缩感和绷紧感。
有些战士自我要求严,或者好胜好强,身体最大程度前倾,如将射出的标枪,意志顽强,咬牙坚持,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稚气未脱的脸上,满是不服输的表情,现在还能记起。
也有偷懒放松的,军服宽大,身体是否用劲,肌肉是不绷紧,肉眼很难判断,训练就会带上些强制味道,指挥训练的班长或者队列标兵有的是办法,这些办法历代传承,非常管用。
两腿照着膝盖后面一顶,或者忽然用力一推,站军姿者如果两腿未挺直,膝盖就会打弯。军帽反过来放在头顶,如果身体是放松状态,容易晃动,也能发现。两腿之间或者两臂与身体之间,夹张纸片,一旦放松就会掉落。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组成排面,再组成方队,动作是否规范,队伍是否整齐,全在日常训练养成。
检验的方法有日常考核,考核单兵,考核排面,考核方队。最重要的检验方法是阅兵,阅兵过程由分列式和阅兵式两部分组成,一动一静,分列式方队行进一致整齐,步伐铿锵气势雄壮,阅兵式集体受阅,军姿挺拔应答如雷。
每年实弹打靶,阅兵是重头戏,百日磨刃,一朝亮剑,部队的军事素养和士气,全部在这一刻体现,为了这一刻,打靶之前,各个连队都会花上大量时间,用来组织队列训练。
一个连队一个方队,人数要够,上靶场人员,除了个别后勤兵,都要加入方队。
讲苦练也讲巧练,迎着**台首长检阅的目光,第一排面和各个排面的排头最为重要,最后一个排面也不容忽视。这些位置的人员都要精挑细选,平时训练,比其他的位置抓得更紧要求更严,在别人休息后,他们常常还要加班“开小灶”。
虽然因此而增加训练之苦,但是从没人有怨言,这是连队看重,是素质拔尖,是优秀认可,是青春荣耀。两次打靶两阅兵,我的位置都是第一排面,或许动作并不一定是最标准的,但确实是平时训练最为努力的。
我之于队列训练还有不同的理解,因为确实能规范形象,塑造体形,哪个少年没有明星梦,谁不想玉树临风英武不凡,童年时堂兄的那一袭军官身影,一直未曾消散。
所以我队列训练是最主动最积极的,不但训练时是这样,平时生活中也常有意识养成,印象最深的是站岗,常刻意保持重心微向前倾,手持钢枪两个小时纹丝不动。
总有遇到连队干部带队经过的时候,如果是指导员经过,每次都会深深的看我一眼,嘴角有些难以觉察的微笑。或许带了些想表现想突出的想法,更多的是想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这样的努力和理解,或许并不止我一人,平时训练中还有几个,常与他们较劲,不管是站军姿,还是三大步伐的分解动作,比谁站得最久,比谁最为挺直,看谁最先晃动身体。
我们连队的阅兵成绩,印象中并不理想,第一次是并列第三名,第二次还有退步,好像只拿到第六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跟上军乐节奏,同样问题两次都出现。
阅兵用的军乐就是解放军军歌,步伐行进,脚起脚落要跟上节奏,我们称踩鼓点,鼓点代替了口令,完全契合,叫踩死了鼓点,才见步伐整齐,才见气势如虹。
平时训练,军乐中只有节奏,完全靠听力判断,真正阅兵时,会有伴随节奏的“咚咚”声,沉重而有穿透力,不但更容易听清,还能增强阅兵时的庄严气氛。
如果心细些的人,可能会发现从九九年的那次大阅兵开始,方阵行进的步伐节奏明显变缓,这是因为军乐加了前奏,之前的军乐一开始就是节奏紧张激昂的“向前向前向前”。
节奏紧张鼓点密集,正步行军,远远超过了每分钟一百一十二步的要求,分列式方队通过**台的那一段正步行军距离,完全成了踩死鼓点的追赶过程,节奏太紧,能踩死的方队并不多,因此影响到队形的现象,更是常有发生。
战士请假外出,有着装和仪容规定,那时不能着便服,必须着军装,军容必须严整,二人成行三人成列,军分区有纠察队,不时巡逻检查,通常骑着三轮军用摩托车,头戴白色钢盔,臂挂纠察红色袖标,特别有视觉冲击力。
每次外出最怕遇到纠察,扣子没扣,领花稍微有些歪,帽徽有些斜,卷了裤腿,都会被他们一眼发现,一旦发现,轻则记下姓名,通报所在部队,重则带回军分区,学习考试,通知部队主官前来领人。
被纠察到军容不整,是经常发生的事,我们连队就有几起,通报不是到连而是到营,接人的不是连长而是营长,每次发生少不批评教育,少不了队列训练,条令学习,作风整顿。
到了第四年兵,穿着便装外出,连队睁只眼闭只眼,但其他年度兵则没有这种待遇,因此外出并不多,仅有的几次,小心纠察见着就躲,好在没被逮到过。
外出坐的是“308”公交线,首发有座,但很少去坐,站着已经习惯,偶尔坐下,看到身边站着老百姓,有一种针芒在背的感觉,仿佛一双双眼睛正盯着自己,正在议论军装,直到站起,这种感觉才会消失。
英雄事迹典型人物,作为革命传统,时常在政治教育课出现,薰陶之下,时有向往和冲动,但是在服役期间,没有参加过抗洪抢险,也没有参加过救急解危。
只有不多的几次组织到隔壁老红军疗养院打扫卫生,环境很好,待遇很高,革命前辈,打下江山,坐看祖国腾飞,耄耋之年,已经是国宝,是精神传承,到哪里都会受到爱戴和尊敬。
到我当兵第二年,教练被调整到后勤保障岗位,我也开始带新兵了,一个辽宁的小伙子,被我选中,人很老实,悟性却差了点,在我要求下,兵器理论能背下来,却理解不够。
记着自己新兵时的不易,从来没有过打骂体罚,不过却对我非常敬畏,不管叫他做什么,都能一丝不苟的认真执行,或许正是这个优点,他的训练水平到也提高的很快。
到我第三年兵的时候,考虑到我即将参加军校考试,连队又安排了个新兵给我带,这次挑选的是一名江苏兵,国有老企业子弟,素质非常不错。
或许我的努力,使连队认为我一定会考上军校,所以才有这样的安排,一个岗位三名战士,这种情况很少出现。
不过我却没有十足信心,有时会在训练之中表现出来,莫名烦躁,此时两人训练如果出现不认真,也会喝斥甚至拿起兵器上的指挥旗敲打,略带蛮横的不良习气,原来在自己身上也有影响,长时间积淀,只是由于克制没有爆发。
第二年底,九二年兵即将退伍,一次在俱乐部打台球,有位即将退伍的老兵,像往常一样,在我们打玩一局后,伸过手来接我手中的球杆,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自动交出。
但那次我没有交,他是参与打我和小虎的众多老兵之一,不但没交还挑衅的紧握球杆直直的看着他,我是技术骨干,实弹打靶创造辉煌,他只是普通一兵,四年连副班长都不是。
人之将去,其势也衰,在我的目光注视下,他竟然退缩,眼中流露出来些许委屈,仿佛身份倒置,我是老兵而他是新兵,奉献青春四年,最后时光受这样的委屈,或许会烙印他的心底。
尽管只是第二年兵,但是当时我的声望已经特别高,有说要立功,有说要当文书,有说要入党,有说要考军校,同年兵数量多,老乡数量也多,不要说是即将退伍的九二年兵,就是多数人即将步入班长岗位的九三年兵,也不敢轻易招惹我们。
部队从来没有打过架,这是唯一的一次威迫,还用在了即将退伍的老兵身上,其实也是部队生活中滋生的不良习气,借了报复当年,现在逞勇争强。
真正的勇敢也是有的,有一次外出,同行的奉新藉老乡,个子稍显瘦弱矮小,乘坐“308”路公交,照例站着,有说有笑,此时忽然有人说车上有小偷。
偷窃被发现,小偷立刻要跑,我和小个子老乡丝毫没有犹豫,立刻将他拦下,我伸手一把揪住了他的领子,这名和我差不多壮硕的小偷,竟然在这一揪之下无法挣脱。
我的这名小个子老乡,表现得更加神勇,口中不断喊着部队生活中形成的国骂口头禅,两手勒住小偷的脖子,就想用力将他摔倒,这样才显威风,这样才好制服。
不过毕竟太过瘦小,没有将小偷摔倒,因为太用力,身体悬空,吊在了小偷脖子上,小偷没有挣扎,他却两腿乱蹬,样子非常滑稽,有几个乘车的女青年,甚至发出笑声,没有嘲笑的意思,能见真切的关心和赞许。
小偷被我们扭送到了附近派出所,本以为民警会像电视报道上一样,记下我们的名字和部队,好送锦旗和表扬,结果什么都没问,热情寒喧了几句,我们再不好留下,就此离开。
回到连队,也没见失主找上门来道谢,也没有出现好事不留名之类的寻找,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真正的做了一次好事没有留名。
没有典型事迹,没有英雄壮举,或许这些都是兵味吧。后来探亲休假往返途中,回家之后接触社会,也有过几次抵制丑恶,不够文明略显轻狂,军校期间参加过两次抗洪抢险,为保护群众利益脚被划出一道深深的口子,没有当回事,继续如常,坚守岗位抗洪抢险。
转业之后到地方工作,对待这些,少了冲动多了稳重,都是借助法律的武器维护,脱下军装多年之后,如果能听到别人说一声,“一看就是当过兵的”,心里就已经感到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