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马路上轻扬的一粒灰尘

作者:南丁 | 分类:其他 | 字数:30.1万

第十章 火之记忆

书名:马路上轻扬的一粒灰尘 作者:南丁 字数:2636 更新时间:2024-12-19 02:17:11

“火笼”是用竹篾打制的,拼成圆形,中间放入陶制的容器,上面再装上一个提手,就成了“火笼”,尺寸一般在一尺左右。伴随着“火笼”的使用,又有许多配套的器具。

比如“焙笼”,一般都是圆形,也用竹篾制成,直径大约三尺,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面用来盛放需要焙烘的东西,下面用来防止热量扩散。

“焙笼”可以烘焙的东西很多,最常用的是烘焙“火烘鱼”,河流溪水中捕捞来的鱼,经这样烘烤,焦焦脆脆,吃起来特别香,是农家招待客人的佳肴。

那时候生活都很拮据,农村家来了客人,有这样一道美味,往往能极大体现主人的热情,“火烘鱼”给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一些很小的鱼,烘干之后能直接吃,味道不知道多鲜美,这样的小鱼没少偷吃过。

“焙笼”还能薰腊肉,多是自家养的猪,宰杀之后留下部分,先要用盐腌制,然后再在“焙笼”中薰,等到薰成黝黑焦黄的时候,就算是薰制成功了。

薰腊肉却不能用“火屎”,要用“枯饼”,“枯饼”是打菜油时,油菜籽被榨尽油之后,压制成的饼状残渣。用来薰腊肉,会有独特的香味。

“枯饼”虽然是榨油时的残渣,用途却不小,深得农村人喜爱。可当作饲料,用来喂猪、喂鸡。也可当作蚊香,点燃一块驱除蚊子。

还可以用来药鱼,碾成粉再炒熟之后,放入溪流之中,能够使鱼虾短暂昏迷。小时候没用“枯饼”药鱼,也没少跟在别人后面捡现成的,那时药鱼好像也只有这一种方法。

冬天用“火笼”取暖,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是家庭主妇做针线活时,用一块围裙或者棉衣,围住“火笼”而坐,一边缝补衣服,或者纳着鞋底,一边与邻里聊天。

“火笼”用来取暖,还要用竹篾扎成一个环,上面用铁丝编成罩子,盖在“火笼”上,可以用来放脚。“冷不起的头热不死的脚”,脚放在“火笼”上,整个身体都会暖和起来。

农村家庭看护婴儿,“火笼”的作用也相当突出。以木料制成圆桶,上窄下粗,上下通透。圆桶的半腰位置,开出四个孔,穿上两根特制的木棍,用来承载挡板。

挡板上站立婴儿,上面的开口,大小刚好可以盛放幼儿身体,哪怕是幼儿还无法站立,依托开口支撑,依然可以活蹦乱跳。农村群众形象的称之为“起桶”,“起”是当地方言音,是站立的意思。

挡板下面则是放置“火笼”,相对上面要粗不少,这样即可以保持“起桶”安放稳固,也能保证“火笼”的热量不会散失,更能保证不会被烫伤。

这样的“起桶”,农村曾经相当普遍,农村小孩几乎都在“起桶”中长大,我当然也站过“起桶”,非常温暖非常舒适。现在都有了空调,农村已经很少能看到“起桶”了。

相对于“起桶”还有一种“摇桶”,高约一米,材质一样木料制作,底下刨制两根弧形木头作支架,上面是长圆形木桶,一边稍高一边稍低,木桶内常垫着厚厚的稻草,上面再垫着厚厚的棉絮。

这是给婴儿用的,弥补了“起桶”不能放婴儿的不足,两头高低不同方便婴儿抱起放入,轻踩弧形支架,或者轻推桶身,就会左右摇晃,不影响手上的活计,大点的小孩也可以帮忙。

冬天是属于小孩的,没有了农活,很少被大人支使做这做那,因此玩得也最疯狂。

“火笼”携带方便,冬天的时候,小伙伴到外面玩,常常吊着个“火笼”取暖。有“火笼”在,平添不少乐趣,因为可以点火烧烤,可以引燃鞭炮。

我们小时候,还不知道有焰火,甚至都没听说过。每逢过年,每家燃放的鞭炮都是很短小的一卦。按鞭炮个数,分成二十响、五十响、一百响等多种。

印象之中,一般都是二十响。那时候的鞭炮都按封卖,用纸包裹严实,每封里面有十卦,家庭条件差一点的,有时就买两卦,一卦关门燃放,一卦开门燃放。

除非家里特别宽裕,或者娶亲嫁女等重要时刻,才会有五十响、一百响的出现。五十响、一百响的,要比二十响的鞭炮大许多,威力和声响也大许多,我们称这样的鞭炮为“汹涌管”。

“汹涌管”威力惊人,成小男孩逞强表现之一,抓在手中引燃引线,谁最晚扔出去,谁就最勇敢。因此经常有小伙伴被炸伤手,有些伤得还会比较严重。

从小逞强争胜,除了“汹涌管”,还有跳坎跳水,比得也是谁跳的坎最高、水最深,家长为生计繁忙,我们小时候都是无人看管的“散养”状态,这样的无知无畏之中,也都健康成长了起来。“火笼”还有一个好处,特别结实,提着提手转圈或者甩动,里面的炭火会燃得特别旺盛,有些小孩经常会架上些柴火,转动着使柴火燃烧。

我还记得“小谢叔叔”家的“杆堆”,就曾经被“老昌伯伯”家的小孩在玩“火笼”时不小心引燃,十几米高的“杆堆”看着被烧成灰烬。

那也是我第一次见识火患,“杆堆”中的稻草,干枯无比,溅着火星就会自燃。引起这个“杆堆”燃烧的,就是甩“火笼”时溅出的一点火星。

分田到户之后,山下仓库暂时没有分到个人,而是作为生产队安放碾米机之用,仓库对面,隔着马路是一排牛栏。仓库和牛栏的旁边,各开辟出了一块晒谷场。

各家的“杆堆”一般都堆在这两个晒谷场上,按照晒谷场的划分,有属于自己固定的位置,这样的做法,是为了稻草用完之后,中间那根杆子来年还可以使用。

“杆堆”中可以钻入,可以藏人,这里也是小伙伴们特别爱玩耍的地方。没有大人看管,玩得太兴奋,提着“火笼”飞舞,一颗火星就这样从“火笼”中飞出,溅入了其中一个“杆堆”。

当时我也在场,情景依然记得,“火星”溅入“杆堆”,被小伙伴及时发现,立刻放下“火笼”扑打,结果还真被扑灭了,火星被扑灭,小伙伴就没再放心上,继续疯玩。

谁知稻草太过易燃,看似被扑灭,其实还有灰烬,闷在其中向里漫延,等到再次发现,外面看起来只烧了个小口,里面其实已经烧成了空心。这时火焰再无法被扑灭,水淋不进去,翻开来见到风,助长火焰烧得更快。

那个惹事的小伙伴,知道闯下了大祸,惊恐的哭喊着大人前来营救。生产队的都赶来了,“杆堆”的主人“小谢婶婶”,也赶来了。

但赶来再多的人也没有用,救和不救意义一样,“小谢婶婶”顿时哭天喊地,满地打滚。大家看着“杆堆”在面前化为灰烬,只能一起将“小谢婶婶”拉起劝慰。

后来惹事者的父母赔了“小谢婶婶”一个同样大小的“杆堆”,这个小伙伴为此吃了顿“竹笋炒肉”。那是农村家里管教小孩最来历的方法,一根竹片或者竹稍抽打,一打就是一道淤青,甚至一道血痕。

竹稍细长坚韧,鞭打在牛身上,以牛皮之厚也会吃痛,农村人都是用细长的竹稍赶牛,因此有个特别的称呼,叫作“牛稍”,每当有小孩顽皮不听话,常听大人恐吓,“你爸爸拿‘牛稍’来了”,听者无不亡魂大冒。

在现代化农业机械严重匮乏的年代,一头牛承载得太多,几乎可以说承载的就是一个家,就是一代人。农村人无不对牛特别看重,放牛娃们无不对牛情有独钟。